柳宗元的生平简介?
柳宗元,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别称柳河东、河东先生、柳柳州。字子厚。民族族群为汉族。773年出生于长安,在819年11月28日逝世。主要作品有《永州八记》《柳河东集》《柳宗元集》。主要成就倡导古文运动、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籍贯在河东,信仰儒学,官职是柳州刺史。柳宗元的堂高伯祖柳奭曾为宰相,曾祖父柳从裕、祖父柳察躬都做过县令)。其父柳镇曾任侍御史等职。柳宗元的母亲卢氏属范阳卢氏,祖上世代为官。柳宗元只有两个妹妹。
柳宗元上任后,亲手创办了很多学堂,采取各种方法鼓励小孩积极念书,从根本上提高民族的素质。在政事之余,柳宗元还耐心接受青年学子的拜访,对他们循循善诱。针对当地百姓迷信落后的习俗,柳宗元严令禁止江湖巫医骗钱害人。同时推广医学,培养出当地自己的医生为民众服务。
延伸阅读
柳宗元是哪个朝代?
柳宗元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
代表作《溪居》
唐宋八大家之一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理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是什么朝代的诗人?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西文学村柳家巷),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因为他是河东人,终于柳州刺史任上,所以人称柳河东或柳柳州.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富于战斗性,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哲学著作有《天说》、《天时》、《封建论》等.
柳宗元是什么朝代?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解县解州镇)人,世称柳河东。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柳宗元是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4)的进士,又中博学鸿辞科,授校书郎,任监察御史。参与了当时王叔文等的政治集团,主张改革政治,任礼部员外郎。”永贞革新”失败后,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 在哲学上,柳宗元主张”元气自然论”,认为万事万物的变化都是元气自己的运动。提出”天人不相预”的观点,说:”生植与灾荒,皆天地;法制与悖乱,皆人也。二之而已,其事各行不相预,而凶丰理乱出焉。”(《柳河东集》卷三十一《答刘禹锡天论书》)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客观必然的趋势,这个”势”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而转移,否定”圣人决定论”和”天命论”。 柳宗元推崇”尧、舜、孔子之道”,”好求尧、舜、孔子之志,唯恐不得”(《柳河东集》卷二十五《送娄图南秀才游淮南将入道序》),说其自己”勤勤勉励,唯以中正信义为志,以兴尧、舜、孔子之道”(《柳河东集》卷三十《寄许京兆孟容书》)。提出儒家六经是”取道之原”(《柳河东集》卷三十四《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但并不排斥先秦诸子,认为老子、杨朱、墨子、申不害、韩非诸子,刑名、纵横、道诸家,与孔学并不对立,它们都是”孔氏之异流”,”与孔子同道”,所以应该”咸伸其所长,而黜其奇邪”,将它们”通而同之,搜择融液”,使之符合儒家的”圣人之道”(见《柳河东集》卷二十五《送元十八山人南游序》)。柳宗元又好佛学,认为佛学与儒学有相合之处,”儒以礼立仁义,无之则坏;佛以律持定慧,去之则丧”(《柳河东集》卷七《南岳大明寺律和尚碑》)。因此不应该排佛,”浮图诚有不可斥者,往往与《易》《论语》合……吾之所取者与《易》《论语》合,虽圣人复生不可得而斥也”(《柳河东集》卷二十五《送僧浩初序》)。 柳宗元与好友韩愈共同推进当时的古文运动。他反对辞藻华丽、内容空洞的四六骈体文,强调为文朴实、流畅,”文者以明道”、”羽翼夫道”,儒家的经典是作文的楷模,”本之《书》以求其质,本之《诗》以求其恒,本之《礼》以求其宜,本之《春秋》以求其断,本之《易》以求其动,此吾所以取道之原也”(《柳河东集》卷三十四《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柳宗元所作散文峭拔、矫健,其所作诗,清新、峻峭,名列”唐宋八大家”。 柳宗元死后,其著作由好友刘禹锡编为《柳河东集》,今存。
一句话概括柳宗元的一生?
柳宗元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诗歌散文方面的成就颇高,柳宗元的一生,大致可以用这么几个关键词概括:平步青云、被贬永州、执政柳州。少年得志的柳宗元,初入官场便平步青云,但是在风头正劲之时,却接连遭遇了贬谪,最终不幸英年早逝。他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却给后世留下了很多优秀的作品。
公元773年,柳宗元出生于长安。柳宗元的祖上世代为官。他的八世祖到六世祖,皆为朝廷大吏。
对于自己的家族,柳宗元曾自豪地说:“柳族之分,在北为高,充于史氏,世相重侯。”到柳宗元出生时,其家族已经衰落,他的曾祖、祖父只做到县令一类的小官,父亲柳镇担任的是更为低级的官吏。祖先的声望与功名虽已远去,却不能磨灭柳宗元心中对其深深的向往。柳宗元决心刻苦读书,追慕先祖,大展宏图。
柳宗元是幸运的,出生在良好的家庭。他自己也好学、努力、奋斗,“不争馒头争口气”。十七岁的时候参加科举,没考上,回去更发愤了,复读,没考上。再复读,没考上,这一年大他六岁后来同为唐朝古文扛把子的韩愈考中了,他不放弃,回去继续复读,明年再来。第四次参加,他准备得很充分,信心满满,终于考中了!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举成名天下知。太激动,一夜无眠。
顺宗时,王叔文、王伾等人掌权,柳宗元和刘禹锡由于与王叔文等人政见相同,更兼以自身杰出的政治才干而得到赏识,形成了以“二王、刘、柳”为首的“永贞革新”集团,并实施了一系列革新措施。
他任柳州刺史时,针对两税法运行乱象,“定境界,核名实”,清查土地数量和贫富户口,切实按贫富差异纳税。他对弱者深切同情,为“手刃父仇,束身归罪”的徐元庆鸣不平,驳斥谏臣陈子昂“诛之而旌其闾”的荒唐见解,认定“达理闻道”不应治罪。柳宗元赞赏吴武陵的文采,却毫不客气地批评其宿命论的观点。
柳宗元的生平经历有什么?
他在文学上的地位自然毋庸多说,值得聊的更多的还是他的生平。
他出生于望族,所以从小得到了很好的培养,21岁和刘禹锡一起考上进士。但因为参加了王叔文的革新运动(变法失败),被贬湖南永州。家人也没法带上,只带上了两个堂弟宗直、宗一。
被贬湖南后,因戴罪之身,手中无实权,只能住在寺庙,五年间寺庙四次大火;且后两个堂弟,一个死一个贬去更远之地,柳宗元在这种情况之下写下了《江雪》这一千古名作,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藏着“千万孤独”,这也是柳宗元当时内心最悲凉的时候。
后来为了排解抑郁之情,到处游玩,写下很多游记,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永州八记》,其中有一篇《小石潭记》,里面有这么一句“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一切景语皆情语。环境有什么错呢,只是幽深冷寂,但是柳宗元却在此地感受到彻骨的寒冷。他想到了被贬谪的苦痛,想到了自己的亲人,想到自己的前途,一切都是如此的悲怆,令人悲伤。
虽然人生不会只是悲伤的事,柳宗元和刘禹锡在30岁左右的时候被召回长安,本是好事一桩,但是刘柳当时观花后写下的一篇《观花诗》,却被人诬蔑是讽刺当朝权贵,这下更是愁云惨淡,好不容易返回长安看到希望,却又被生活狠狠嘲笑。这次刘柳被贬到更远的地方,刘禹锡被贬到贵州,柳宗元被贬广西。柳宗元看到刘禹锡上有80岁老母亲,这样一贬那就是母子生离,从此生死两茫茫。所以柳宗元特申请和刘禹锡换被贬之地。在裴度的帮助下,柳宗元去了贵州柳州,刘禹锡得以贬去稍近的地方。但柳宗元的人生最终也停在了柳州。
这就是一个有血有肉、心思细腻的文豪,波折的一生。
柳宗元是?
柳宗元(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祖籍河东郡(今山西运城永济)人,北魏侍中济阴公柳庆七世孙,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1],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
793年,柳宗元进士及第。后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柳州。他首创“寓言”体,寓情山水而不忘国政,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他著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被后人收入《柳河东集》中。819年,他因病去世,享年47岁,后被宋高宗加封为文惠昭灵侯。
柳宗元的生平时间线?
公元773年,柳宗元生出生于京城长安。四岁时,母亲卢氏和他住在京西庄园里,母亲的启蒙教育使柳宗元对知识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柳宗元的幼年在长安度过,因此对朝廷的腐败无能、社会的危机与动荡有所见闻和感受。(九岁时遭遇建中之乱,建中四年,柳宗元为避战乱来到父亲的任所夏口。年仅12岁的柳宗元在这时也亲历了藩镇割据的战火)
公元785年(贞元元年),柳镇到江西做官。柳宗元随父亲宦游,直接接触到社会,增长了见识。他参与社交,结友纳朋,并受到人们的重视。不久,他回到了长安。父亲柳镇长期任职于府、县,对现实社会情况有所了解,并养成了积极用世的态度和刚直不阿的品德。能诗善文的父亲和信佛的母亲为他后来“统合儒佛”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少年成才
792年,柳宗元被选为乡贡,得以参加进士科考试。793年,21岁的柳宗元进士及第,名声大振。不久,柳宗元的父亲柳镇去世,柳宗元在家守丧。796年,柳宗元被安排到秘书省任校书郎。798年,26岁的柳宗元参加了博学宏词科考试,并中榜,授集贤殿书院正字(官阶从九品上)。
801年,柳宗元被任命为蓝田尉(正六品)。803年十月,柳宗元被调回长安,任监察御史里行。从此与官场上层人物交游更广泛,对政治的黑暗腐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逐渐萌发了要求改革的愿望,成为王叔文革新派的重要人物。
革新期间
805年(贞元二十一年)1月26日,唐德宗驾崩,皇太子李诵继位,改元永贞,即顺宗。顺宗即位后,重用王伾、王叔文等人。柳宗元由于与王叔文等政见相同,也被提拔为礼部员外郎,掌管礼仪、享祭和贡举。(此时,在王叔文周围还有许多相同政见的政治人物,包括韩泰、韩晔、刘禹锡、陈谏、凌准、程异、陆质、吕温、李景俭、房启等人,他们形成了一个政治集团)。王叔文等掌管朝政后,积极推行革新,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史称永贞革新。(主要采取的革新措施有,抑制藩镇势力,加强中央的权力;废除宫市,罢黜雕坊、鹘坊、鹞坊、狗坊、鹰坊的宦官(称为五坊小儿);贬斥贪官污吏;整顿税收,废除地方官吏和地方盐铁使的额外进奉,并试图收回在宦官和藩镇手中的兵权。)随着顺宗的病情加重,以俱文珍为首的宦官集团,朝臣联合外藩联合反对改革派向朝廷施加压力,要其引退。
805年(永贞元年)4月,宦官俱文珍、刘光琦、薛盈珍等立广陵郡王李淳为太子,改名李纯。5月,王叔文被削翰林学士一职。7月,宦官,大臣请太子监国。同月,王叔文因母丧回家守丧。八月五日,顺宗被迫禅让帝位给太子李纯,史称“永贞内禅”。李纯即位,即宪宗。宪宗一即位就打击以王叔文和王伾为首的政治集团。8月6日,贬王叔文为渝州司户,王伾为开州司马,王伾到任不久后病死,王叔文不久也被赐死。永贞革新宣告失败,前后共180多天。
左迁永柳
永贞革新失败后,9月,柳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11月,在赴任途中,柳宗元被加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政治集团的其他人也被贬为远州的司马,后称“二王八司马”。)到职后的柳宗元暂居在龙兴寺。经过半年,柳宗元的母亲因病去世。
815年,柳宗元离开永州,生活在永州的10年中,柳宗元在哲学、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进行钻研,并游历永州山水,结交当地士子和闲人,他写下《永州八记》(《柳河东全集》的540多篇诗文中有317篇创作于永州)。
815年(元和十年)1月, 柳宗元接到诏书,要他立即回京。2月,经过一个多月的跋涉,柳宗元回到了长安。在长安,柳宗元没有受到重用,由于武元衡等人的仇视,不同意重新启用。3月14日,柳宗元被改贬为柳州刺史。3月底,柳宗元从长安出发,赴柳州,六月二七日抵达。819年(元和十四年),宪宗实行大赦,宪宗在裴度的说服下,敕召柳宗元回京。十一月初八,柳宗元在柳州因病去世。享年4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