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入出成语大全(入字开头的成语大全)

什么入’什么出的成语有哪些’?

成语什么入什么出 (6个):悖入悖出、深入显出、酒入舌出、贱入贵出、量入为出、深入浅出

类似入不敷出的成语

1、空空如也:空空:诚恳,虚心。原形容诚恳、虚心的样子,形容一无所有。

2、家徒四壁:徒:只,仅仅。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形容家中十分贫穷,空无所有。

3、环堵萧然:环堵:玶着四堵墙;萧然:萧条的样子。形容室中空无所有,极为贫困。

4、囊中羞涩:囊:口袋。羞涩:难为情,比喻经济困难。

5、难以为继:难于继续下去。

带出入两字的成语有哪些

1、出入无间:出入无间隔,犹言进出自由;

2、贱入贵出:低价买进,高价卖出;

3、出将入相:出征可为将帅,入朝可为丞相。指兼有文武才能的人,也指文武职位都很高;

4、言出患入:话一出口,患祸就随之进入;

5、岐出岐入:指出入无固定的处所;

6、深入浅出:指讲话或文章的内容深刻;语言文字却浅显易懂;

7、入孝出悌: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

怎么用成语形容收入不够支出

1、入不敷出:

释义:敷:够,足。收入不够支出。

出处:清代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七回:“但是家计萧条,入不敷出。”

造句:他成天游手好闲,花钱如流水,难怪会入不敷出。

2、寅吃卯粮:

释义:这一年吃了下一年的粮。比喻经济困难,收入不够支出,预先支用了以后的进项。比喻指经济困难,入不敷出。

出处:清朝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五回:“就是我们总爷也是寅吃卯粮,先缺后空。”

造句:像你这样寅吃卯粮,难怪存不了钱。

比喻精致经济困难入不敷出的成语

1、寅吃卯粮:比喻经济困难,入不敷出,只能预先挪用眼下亏空着的财物或还没到手的收入,不顾将来。

2、寅支卯粮:比喻经济困难,收入不够支出,预先支用了以后的进项。比喻指经济困难,入不敷出。

3、入不敷出:敷:够、足。指收入不够支出。

4、捉襟见肘:拉一拉衣襟,就露出臂肘。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5、一贫如洗:穷得像用水洗过似的,什么都没有。形容十分贫穷。

收入的还不够用出的多用成语表示

有三个成语:

1、寅吃卯粮:比喻经济困难,入不敷出,只能预先挪用眼下亏空着的财物或还没到手的收入,不顾将来。

例句:他不擅理财,又常向公司预支薪水,寅吃卯粮,弄得惨兮兮的。

2、入不敷出:是指收入不够开支,形容非常贫穷。

例句:她花钱毫无节制,经常入不敷出,连老本都快要花光了。

3、收不抵支:经济困难,入不敷出,形容十分贫困。

例句:只要你肯量入为出,很快就可以脱离这种收不抵支的窘况。

什么入什么出成语怎么填

1、悖入悖出: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财物,也会被别人用不正当的手段拿去。胡乱弄来的钱又胡乱花掉。

2、酒入舌出 :形容人喝酒以后喜欢唠叨。

3、 量入为出: 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定开支的限度。

4、 深入浅出: 指讲话或文章的内容深刻,语言文字却浅显易懂。

5、 贱入贵出: 低价买进,高价卖出。

6、 量入计出: 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定开支的限度。

7、 深入显出: 指讲话或文章的内容深刻,语言文字却浅显易懂。

敷不出入组成一个成语

入不敷出,敷,够,足。收入不够支出。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7回:“但是家计萧条,入不敷出”。

歇后语: 吃瓜籽上厕所;坐马桶嗑瓜子。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经济困难。

反义词: 绰绰有余,同义词: 捉襟见肘。

出生入死成语接龙

出生入死、死里逃生、生离死别、别开生面、面目全非、非分之想、想望风采、采薪之忧、忧国忧民、民不堪命、命在旦夕、夕阳西下、下愚不移、移山倒海、海底捞针、针锋相对、对酒当歌、歌功颂德、德高望重、重于泰山、山穷水尽、尽忠报国 、国难当头、头破血流、流觞曲水、水到渠成、成千上万、万古不变、变化无常、常胜将军、军令如山、山高水长、长生不老、老大无成、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余子碌碌、碌碌无为、为天下笑、笑而不答、答非所问、问一答十、十指连心。

出生入死类似的成语

1、凶多吉少:多指根据某种迹象估计到事态的发展趋势极为不妙。

2、头重脚轻:形容因酒醉或犯病等原因而感到头脑发胀,脚下无力,身体失去平衡。也形容事物上下或前后不协调,不均称而失去平衡。

3、扬长避短:意思是发扬长处,回避短处。

4、承上启下:承接上面的,引出下面的内容。

5、喜新厌旧:意思是指自己拥有过的东西或人,自己却喜欢上其他的东西或人。

深入浅出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1、解释:由深入显出演化而来。指讲话或文章的内容深刻,语言文字却浅显易懂或内容或道理很深刻,但表达得浅显通俗。

2、出处:明·朱之喻《朱舜水集》:“鸿论深入显出;切中事机;据理辩驳;虽有利口;无所复置其喙。”

3、近义词:深入显出。

4、反义词:深文奥义、隐晦曲折。

5、造句:语文老师的指导深入浅出,同学们听得很明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