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与朱元思书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
与朱元思书一文主要采用了书信的格式,采用描写、议论、抒情、记叙等多种表达方式。目的是向朋友展示富春江色如此好,为官不如归山林的想法。
这是一篇书信体山水小品,作者以简练隽永的笔墨,描绘出了一幅充满生机的大天然画卷.主要采用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主要的主题: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动乱.因而,不少智慧分子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他的朋友朱元思(一作宋元思)的一封书信中的一个片段.这篇文章小编将叙述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途所见,描写了这一段的山光水色,它创造了一种清新天然的意境,使人读后悠然神往,仿佛也亲自领略了其间的山水之美;同时也表现出他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表现了作者喜爱天然,对社会的不满心情.主要目的是:抒发了作者对政治官场的厌倦和对功名利禄的鄙视以及希望朋友归隐山林寄情山水.
二、与顾章书这封书信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
寓情于景、动静结合
《与顾章书》此文描写故乡山水赏心悦目的情韵和灵趣,表现作者回归天然的欢愉和对自在人生的积极追求,同时也反映他对人世的退避。以审美的视角看山水,既有争霞蓄翠的浓重的色彩,又有鹤唳猿啼的悠扬的声韵,这一切又契合于作者无拘无碍的自在心境,从而创造了一个远离名利追逐的超然的审美全球。
三、与妻书的内容?
《与妻书》是清朝末年革命烈士林觉民在1911年4月24日晚写给妻子陈意映的一封绝笔信。在这封绝笔信中,作者委婉曲折地表达了自己对妻子的深情和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祖国深沉的爱。
他把家庭快乐、夫妻恩爱和民族前途、人民命运联系在一起;把对妻子亲人的爱和对民族人民的爱连为一体,阐述一个深刻的道理:没有民族和人民的快乐,就不会有个人的真正快乐。全文情感真切,笔调委婉动人,读后令人荡气回肠,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四、与妻书段意?
第一段,永别矣。
第二段,回忆和妻子的美妙生活经过。
第三段,牺牲后的交待
五、与妻书对联?
情真真挥笔与妻书,
意切切洒泪诉衷情
六、与妻书资料?
《与妻书》是清朝末年革命烈士林觉民在1911年4月24日晚写给妻子陈意映的一封绝笔信。在这封绝笔信中,作者委婉曲折地表达了自己对妻子的深情和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祖国深沉的爱。他把家庭快乐、夫妻恩爱和民族前途、人民命运联系在一起;把对妻子亲人的爱和对民族人民的爱连为一体,阐述一个深刻的道理:没有民族和人民的快乐,就不会有个人的真正快乐。全文情感真切,笔调委婉动人,读后令人荡气回肠,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作品原文
与妻书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因此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我而死。”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
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又回忆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吾亦既许汝矣。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吾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今日吾与汝幸双健。天下人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因此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吾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幸甚,幸甚!吾家后日当甚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
吾今与汝无言矣。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今是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非吾所忍。吾爱汝至,因此为汝谋者惟恐未尽。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嗟夫!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以模拟得之。吾今不能见汝矣!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一恸。
辛未三月廿六夜四鼓,意洞手书。
家中诸母皆通文,有不解处,望请其指教,当尽吾意为幸。
七、与妻书蕴含的深意?
在这封绝笔信中,作者委婉曲折地表达了自己对妻子的深情和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祖国深沉的爱。他把家庭快乐、夫妻恩爱和民族前途、人民命运联系在一起;把对妻子亲人的爱和对民族人民的爱连为一体,阐述一个深刻的道理:没有民族和人民的快乐,就不会有个人的真正快乐。全文情感真切,笔调委婉动人,读后令人荡气回肠,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八、与妻书最后的结局?
《与妻书》是清朝末年革命烈士林觉民在1911年4月24日晚写给妻子陈意映的一封绝笔信。
在林觉民逝去的两年后,陈意映就丢下两个儿子,病逝了,年仅22岁。
林觉民的两个儿子只能由祖父母养大,长子林伯新在九岁时病故。
次子林仲新受到政府的许多关照,在福州念完小学、中学,后来又到上海光华大学就读,生活支出与学费全由民国政府承担。大学毕业后,林仲新来到南京,跟随林觉民的旧交林森做事。林森当时是民国要员,念及与林觉民的旧交,他对林仲新关照很多。但林仲新似乎对政治没有太大的兴趣,只做过几许不大重要的局长、科长等职,随中国历史的变化不断迁移居住地,到过重庆,后又回到南京。49年后回到福建。他结过两次婚,前妻在抗战期间病死,与第二个妻子刘文业情感很好,晚年生活在福建漳州。生有一儿两女,一个在北京,两个在福州。
九、与妻书的体裁特征?
《与妻书》是林觉民写给他妻子的信。体裁是书信,题材是诀别信。
这种体裁的特征是,作为书信体的文章,较之于一般作品,它能够更多更好地传达作者真诚的想法情感。使大众能够了解到作者更为深入的情况和细微的心曲。
十、与妻书态度语气?
与妻书是烈士林为民写给妻子的诀别书,面对敌人铮铮铁骨,凛然不屈,表现了超人的意志力和战斗灵魂,对妻子却是充分展现了柔情思念和不舍,铁骨柔情的一面,让我们看到了烈士也是很我们一样充满爱的热爱生活热爱一切美妙事物,深爱着家人的有血有肉的人,这样的烈士为了我们今天的美妙生活甘愿牺牲自己好快乐,更加显得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