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探索高等教育的新模式
作者 | 温才妃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作为以蔡元培校长的名字命名的创造教育机构,自2001年成立以来,一直在探索中国高等教育的新模式,尤其是在本科人才培养方面,走在全国高校的前沿。
元培学院的提高历程
元培学院的创建旨在应对时代变迁中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经历了从2001年到2007年的筹备期,2007年至2016年的提高期,以及2016年至今的成熟期。在这一路径上,元培学院不仅是教育体制的一次重要改革,也为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在元培学院,自在与选择是每一位学生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学生们可以在本科期间自在选择专业和课程,这一“双自在”政策吸引了大量具有冒险灵魂和好奇心的年轻人。以王俊煜为例,虽然他初次被物理学院保送,但他最终选择了元培学院,通过跨学科进修丰盛自己的智慧。
教育理念与改革操作
元培学院的教育改革围绕着“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16字方针展开。这一理念强调通识教育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入学后不必立即确定专业,通过三个学期的进修后,探索兴趣再进行专业选择。这样的安排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进修力和跨学科思索。
在元培学院,课程体系创造是关键。为了适应以通识课程为主的教学模式,学院设立了包括古生物学、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PPE)等多个跨学科专业。这些专业的设立,促进了多方协作,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盛的进修体验。然而,这也导致了学生在课程安排上的协调难题,元培学院的学生们为解决课业冲突,主动参与到教学管理中,培养了自我调节的能力。
深化教育改革与学生体验
随着院校环境的不断改善,元培学院逐步建立起以书院为基础的教育模式。2016年,元培书院的建立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宽松的进修环境,强调团队协作与情感交流,反对严峻的“内卷”竞争。书院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进修和放松的空间,还加强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提升了学生的整体体验。
李猛院长提出的“五育并举”想法,始终贯穿于元培学院的提高中。这不仅关注学生的学术成长,也重视心理健壮与社交能力的培养。通过建立多样的体育活动和社团,鼓励学生们在课外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团队觉悟与创造能力。
感悟与展望
回首二十年的提高历程,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的成长不仅是个人的成长,也是整个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缩影。在不断探索与创造中,元培学院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灵活、自主的进修选择,这种模式已开始影响北大的整体教育改革。
在未来,元培学院将继续发挥其改革实验田的影响,为北大乃至整个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提高铺路。随着社会对多元化人才需求的提升,元培学院将发挥更大的引领影响,为更多怀揣愿望的学子提供广阔的成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