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苏州和杭州的差距 苏州和杭州相比

苏州

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其中一个。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始定名为苏州,以城西南的姑苏山得名,沿称至今。苏州是中华人简乎民共和国的特大城市,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江苏省省辖市,行政级别为地级市,实际享受副省级城市待遇,是江苏省的经济、对外贸易、工商业和物流中心,也是重要的文化、艺术、教育和交通中心。苏州坐落于富庶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中心,太湖之滨,长江南岸的入海口处,京杭大迀河、京沪铁路和多条高速公路贯穿耐链全境。苏州是中国首批民族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也是4个全国重点环境保护城市其中一个。苏州东邻上海,濒临东海;西抱太湖,背靠无锡,隔湖遥望常州;南临浙江,与嘉兴接壤,所辖太湖水面紧邻湖州;北枕长江,与南通、泰州隔江相望。市中心西距南京市219千米,东距上海市区80千米。是江苏省的东南门户,上海的咽喉,昌咐孙苏中和苏北通往浙江的必经之地。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这里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

市辖区:

吴中区 (面积 672平方千米,人口571851 人。邮政编码215128)

(驻长桥街道) 长桥街道/越溪街道/郭巷街道/横泾街道/香山街道/苏苑街道/龙西街道/城南街道/角直镇/木渎镇/胥口镇/临湖镇/东山镇/光福镇/西山镇

相城区 (面积 416平方千米,人口361082人。邮政编码215131)

(驻元和街道)元和街道/太平街道/黄桥街道/北桥街道/望亭镇/黄埭镇/渭塘镇/阳澄湖镇

金阊区 (面积 37平方千米,人口210832人。邮政编码215008)

(驻石路街道) 石路街道/留园街道/虎丘街道/白洋湾街道/彩香街道

平江区 (面积 22平方千米,人口232053人。邮政编码215005)

(驻平江路街道) 观前街道/平江路街道/苏锦街道/娄门街道/城北街道/桃花坞街道

沧浪区 (面积 25平方千米,人口322922人。邮政编码215006)

(驻双塔街道) 双塔街道/南门街道/胥江街道/吴门桥街道/葑门街道/友新街道

虎丘区 (苏州高新区)面积 258平方千米,人口349518人。邮政编码215004)

(驻狮山街道) 狮山街道/横塘街道/枫桥街道/镇湖街道/浒墅关镇/ 通安镇/东渚镇

工业园区:

人口304761人(驻娄葑镇) 娄葑镇/唯亭镇/胜浦镇

县级市:

常熟市(驻虞山镇)(面积1263平方千米,人口1061410人。邮政编码215500)苏州市行政区划图

虞山镇/梅李镇/海虞镇/新港镇/古里镇/沙家浜镇/支塘镇/董浜镇/尚湖镇/辛庄镇

昆山市(驻玉山镇)(面积 927平方千米,人口679846人。邮政编码215300)

玉山镇/巴城镇/周市镇/陆家镇/花桥镇/淀山湖镇/张浦镇/周庄镇/千灯镇/锦溪镇

张家港市(驻杨舍镇)(面积 813平方千米,人口893039人。邮政编码215600)

杨舍镇/塘桥镇/金港镇/锦丰镇/乐余镇/凤凰镇/南丰镇/大新镇

吴江市(驻松陵镇)(面积1192平方千米,人口793172人。邮政编码215200)

松陵镇/盛泽镇/同里镇/汾湖镇/平望镇/横扇镇/七都镇/震泽镇/桃源镇

太仓市(驻城厢镇)(面积 642平方千米,人口463825人。邮政编码215400)

城厢镇/沙溪镇/浏河镇/浮桥镇/璜泾镇/双凤镇/陆渡镇

苏州地处温带,属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全市地势低平,平原占总面积的55%,水网密布,土地肥沃,物产丰盛。主要种植水稻、麦子、油菜,出产棉花、蚕桑、林果,特产有碧螺春茶叶、长江刀鱼、太湖银鱼、阳澄湖大闸蟹等。苏州市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素有“人间天堂”之美誉。

全市经济在高平台上继续实现稳定增长,产业提高更趋协调,结构升级调整优化,提高方式有效转变。初步核算,200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0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2436亿元,比上年增长15.5%。三次产业的比例为1.6:62.0:36.4,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按现行汇率计算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

全市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68.91亿元,比上年增长23.5%。全年地方一般预算支出619.55亿元,比上年增长24.7%。

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22103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863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0%和15.3%。

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51.75亿元,比上年增长24.1%。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8800亿元和6580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1328亿元和770亿元。

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718.08亿元,比上年增长19.3%,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7.5%。商品房施工面积为7036.91万平方米,增长15.4%;竣工面积为1481.2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0.9%。商品房屋销售面积1007.3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7.4%,其中住宅销售面积830.26万平方米,下降49.8%。全年实现商品房销售额573.42亿元,下降41.8%,其中住宅销售额为459.38亿元,下降44.5%。

市区二手房交易成交面积187.21万平方米,其中住宅100.19万平方米。全市拍卖、招标和挂牌交易用地3200.13公顷。

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724亿元,比上年增长13.5%;接待境外游客21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5%;旅游外汇收入9.78亿美元,增长10%;接待国内游客5270万人次,增长10%。

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228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其中出口总额131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7%。

全市新增注册外资163.4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1%;实际利用外资81.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11.16亿元,比上年增长10.3%。

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67元,比上年增长12.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680元,比上年增长11.5%。

全市出生47772人,出生率为7.62‰,人口天然增长率为0.96‰,户籍人口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04.1。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629.75万人,比上年增加5.32万人,其中市区户籍人口238.21万人,比上年增加2.91万人

苏州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教育资源配置日趋合理。全市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97.5%,高等教育普及化程度提高,高考录取率为84.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2.3%。新增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达14.54年。全市实施九年制免费义务教育,小学在校学生35.15万人,初中在校学生21.25万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11.21万人。职业教育实现优质化、规模化,职业中学在校学生2万人,技工学校在校学生2.89万人,毕业生0.6万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8.27万人,毕业生1.65万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13.06万人,毕业生2.27万人;成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3.85万人,毕业生0.53万人。全市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达到30个,双语教育实验学校达到120所。独墅湖高等教育区和国际教育园入驻师生超过10万人。

更多关于苏州信息:

杭州

杭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浙江省省会,副省级城市,长三角的副中心城市。浙江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国东南重要交通枢钮。杭州经济发达,有“钱塘自古繁华”之称。2008年GDP为4781.16亿,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二位,经济综合实力跻身全国大中城市前十位。全市面积16596平方千米,其中市辖区3068平方千米。200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达796.6万人,其中户籍人口677.64万人。在户籍人口中,农业人口336.88万人,非农业人口340.76万人。辖8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共有57个街道、110个镇、39个乡(包括1个民族乡),678个社区、65个居民区、3666个行政村;其中市辖区共有44个街道、49个镇、3个乡,597个社区、4个居民区、807个行政村。

辖上城、下城、拱墅、江干、西湖、滨江、萧山、余杭8个区,临安、富阳、建德3个县级市,桐庐、淳安2个县。

杭州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18°21′-120°30′,北纬29°11′-30°33′。杭州位于浙江省西北部,东临杭州湾,南与绍兴、金华相接,北与湖州、嘉兴两市毗邻,西与安徽省交界。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沿和钱塘江流域,地形复杂多样。杭州市西部属浙西丘陵区,主干山脉有天目山等。东部属浙北平原,地势低平,河网密布。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征。省内最大河流钱塘江由西南向东北,流经全市大部分地区。东苕溪通过临安、余杭等地汇入太湖。

杭州市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20°12′,北纬30°16′。 杭州处于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夏季气候炎热,湿润,有小火炉之称,相反,冬季寒冷,干燥。春秋两季气候宜人,是观光旅游的黄金季节。 杭州的城市原点(零公里标志)设在上城区紫薇园坐标原点。紫薇园坐标原点从1913年开始就作为杭州市的中心。城市内的建筑、道路、水系及名胜古迹,都可根据该原点标出方位和与原点的距离。

杭州市 总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其中市辖区3068平方千米。总人口660.4万人,其中市辖区409.5万人。辖8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共有57个街道、110个镇、39个乡(包括1个民族乡),678个社区、65个居民区、3666个行政村;其中市辖区共有44个街道、49个镇、3个乡,597个社区、4个居民区、807个行政村。

上城区 面积18.3平方千米,人口36.2万人。区人民政府驻清波街道惠民路3号,邮编311500。辖6个街道:清波街道、湖滨街道、小营街道、望江街道、南星街道、紫阳街道。

下城区 面积31.46平方千米,人口40.5万人。区人民政府驻武林街道庆春路200号,邮编310006。辖8个街道:武林街道、天水街道、朝晖街道、潮鸣街道、长庆街道、石桥街道、东新街道、文晖街道。

江干区 面积210.22平方千米,人口40.4万人。区人民政府驻庆春东路1号,邮编310002。辖6个街道、4个镇:凯旋街道、采荷街道、白杨街道、下沙街道、闸弄口街道、四季青街道;笕桥镇、彭埠镇、丁桥镇、九堡镇。

拱墅区 面积87.49平方千米,人口28.8万人。区人民政府驻台州路1号,邮编310015。辖7个街道、3个镇:米市巷街道、湖墅街道、小河街道、和睦街道、拱宸桥街道、大关街道、上塘街道;半山街道、康桥镇、祥符镇。

西湖区 面积308.7平方千米,人口62.8万人。区人民政府驻浙大路1号,邮编310013。辖10个街道、2个镇:转塘街道、北山街道、西溪街道、留下街道、蒋村街道、灵隐街道、翠苑街道、文新街道、古荡街道、西湖街道;双浦镇、三墩镇。

滨江区 面积72.02平方千米,人口13.1万人。区人民政府驻西兴街道,邮编310051。辖3个街道:浦沿街道、西兴街道、长河街道。

萧山区 面积1420平方千米,人口117.7万人。区人民政府驻城厢街道金城路685号,邮编311200。辖4个街道、22个镇:城厢街道、北干街道、蜀山街道、新塘街道;瓜沥镇、临浦镇、楼塔镇、浦阳镇、戴村镇、河上镇、衙前镇、坎山镇、党山镇、靖江镇、党湾镇、义蓬镇、新湾镇、新街镇、南阳镇、河庄镇、宁围镇、进化镇、益农镇、义桥镇、所前镇、闻堰镇。

余杭区 面积1223.56平方千米,人口83.2万人。区人民政府驻临平街道西大街33号,邮编311000。辖4个街道、14个镇、1个乡:临平街道、南苑街道、东湖街道、星桥街道;乔司镇、塘栖镇、崇贤镇、余杭镇、闲林镇、仓前镇、良渚镇、瓶窑镇、鸬鸟镇、黄湖镇、百丈镇、仁和镇、运河镇、径山镇;中泰乡。

建德市 面积2321平方千米,人口50.8万人。市人民政府驻新安江街道新安路1号,邮编311600。辖3个街道、12个镇、1个乡:洋溪街道、更楼街道、新安江街道;梅城镇、下涯镇、杨村桥镇、乾潭镇、三都镇、寿昌镇、大同镇、航头镇、李家镇、大洋镇、莲花镇、大慈岩镇;钦堂乡。

富阳市 面积1831.2平方千米,人口62.8万人。市人民政府驻富春街道桂花西路25号,邮编311400。辖4个街道、15个镇、6个乡:富春街道、东洲街道、春江街道、鹿山街道;高桥镇、受降镇、场口镇、常安镇、万市镇、洞桥镇、胥口镇、新登镇、渌渚镇、灵桥镇、大源镇、常绿镇、龙门镇、里山镇、永昌镇;环山乡、湖源乡、上官乡、渔山乡、春建乡、新桐乡。

临安市 面积3126.8平方千米,人口51.9万人。市人民政府驻锦城街道衣锦街398号,邮编311300。辖4个街道、15个镇、7个乡:锦城街道、玲珑街道、上甘街道、青山湖街道;横畈镇、於潜镇、藻溪镇、太阳镇、昌化镇、龙岗镇、岛石镇、湍口镇、三口镇、高虹镇、河桥镇、潜川镇、太湖源镇、清凉峰镇、大峡谷镇;板桥乡、千洪乡、横路乡、乐平乡、马啸乡、新桥乡、西天目乡。

桐庐县 面积1825平方千米,人口39.5万人。县人民政府驻桐君街道迎春南路298号,邮编311500。辖2个街道、7个镇、4个乡(包括1个民族乡):桐君街道、旧县街道;富春江镇、横村镇、分水镇、凤川镇、百江镇、瑶琳镇、江南镇;钟山乡、新合乡、合村乡、莪山畲族自治乡。

淳安县 面积4427平方千米,人口45.3万人。县人民政府驻千岛湖镇新安北路18号,邮编311700。辖12个镇、18个乡:千岛湖镇、临岐镇、威坪镇、姜家镇、汾口镇、大墅镇、唐村镇、梓桐镇、中洲镇、文昌镇、石林镇、枫树岭镇;屏门乡、浪川乡、安阳乡、王阜乡、郭村乡、里商乡、金峰乡、瑶山乡、光昌乡、宋村乡、鸠坑乡、严家乡、白马乡、左口乡、汪宅乡、富文乡、界首乡、横沿乡。

不断推进重点学校和重点学科建设,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加快。至2006年末,全市拥有普通高等院校36所,在校学生37.36万人,比上年末增长6.2%,其中在校研究生2.36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8.55%,比上年提高1.53个百分点。

普通教育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均衡提高。至2006年末,全市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为96.6%;共有小学605所,在校学生45.95万人;初中263所,在校学生23.55万人;普通高中82所,在校学生12.42万人。全市小学入学率和初中升学率均达到100%;初中毕业生升入各类高中比例达96.6%,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优质高中招生比例由上年的70.59%上升到72.11%。全市已建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38所,解决了12万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难题。累计成立教育集团51个,188所中小学实行名校集团化办学。

成人教育

多层次成人教育网络基本形成。至2006年末,全市共有成人高校9 所,在校学生17.81万人;成人中等学校1537所,在校生68.26万人,其中成人技术培训学校1457所,在校生65.49万人;成人初等学校11所,在校学生236人。

民办教育

各类民办教育加快提高。至2006年末,全市共有民办高校4所,在校学生2.43万人;民办普通中学54 所,在校学生5.25万人;民办小学39所,在校学生4.44万人。民办职业中学8所,学生0.61万人。

特殊教育

至2006年末,全市共有13所特殊教育学校,在校学生1278人,使视力、听力、语言、智力、肢体残疾的少年儿童义务教育得到基本普及。

更多信息请参考杭州百科

这两地主要是主要是轻工业和第三产业为主。

想要打工,去这两个地方应该没有错,不过最近经济不好,大致工厂倒闭的很多。如果不是太出色,或者没有职业经验,可能比较困难。

杭州的话要找工肯定是要去新区的,比如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萧山滨江新城,余杭三墩那边。。。都比较多。而且由于打工者居多,相应的生活设施也比较齐全,便宜的房子也有的租,应该是打工者不错的选择。

苏州和杭州的真诚比较:一般大家都认为,苏州GDP比杭州高,也没何了不起。苏州政府很富,而杭州的老百姓很富裕。苏州是靠外资和规模工业挣来的税收和高产值提高起来的。我们做比较,要学会理性,学会立体思索。以上论点,事实确实仍然存在。但我们也必须看到,苏州近年有赶超杭州的动向,一是表现为经常总量的超常提高,目前,苏州的经济总量已经大大超过杭州,苏州在2004年的GDP产值已经达到3000多亿以上,杭州只有2500亿,差距有扩大动向。财政收入苏州已经达到近500亿,杭州只有400亿。但地方财政苏州(216亿)比杭州多不了几许,只多20亿。二是苏州的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已经接近杭州,由2002年的苏州竟然赶不上浙江长三角的任何一个城市人均收入到2004年苏州已经达到14456元,而杭州也只有14656元,杭州只比苏州多200元。苏州的打工者收入也不是一些人想象的低,而是超过了在杭州打工者的平均收入。苏州老百姓的收入主要靠工资,因此他们打工或者职业的收入一般比在杭州高点。而杭州的老百姓一般除了工资以外,还靠其他收入来给自己增加收入。因此收入结构两地并不一样。苏州现在民间创业热诚正在被激起,杭州并不能沾沾自喜,自以为有民间的创业灵魂的文化底蕴,如果不能有紧迫感,杭州很有可能被苏州全面超过。我们也要看到,苏州农民的年收入达到7400多元,而杭州只有6400多元,杭州主要是被一些穷县拉了后退,而苏州个个都是实力超群的发达县,县域经济非常发达。因此苏州总体来说,不比杭州差。但苏州的城市建设与杭州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主要是由于城市定位所致,杭州的城市建设主要着眼于省城心态,标准是省城标准,而苏州不一样,苏州毕竟不是省城,苏州的财政并不能完全自我做主,上面毕竟还要受到南京的制约。这就不难领悟南京的经济比苏州相差很远,但南京的城市建设规模是苏州望尘莫及的这样一个现实了。

肯定杭州好。

苏州就会拿GDP乱吹,其实苏州的GDP是全国发达城市中最虚的。GDP是高,但不过就是一些外资企业而世谈歼已,钱其实大部分都被搜冲外国人拿走了,本地侍模人手里没何钱,至少不如杭州人普遍生活水平高。这种GDP有何用,也就能用来吹! 苏州实际经济水平还不如无锡呢。

杭州乃至浙江,也是全国最发达的省其中一个,何者省没有穷地方?江苏就没有吗?但要看总体。而且杭州不单经济发达,而且GDP高的实在,想必LZ也听过“浙商”这个词,浙江的经济发达基本靠的是本土企业,很多本土知名企业都在浙江、杭州。更不要说杭州的天然环境、人文环境、历史环境了~!苏州虽也是历史名城,但现在感觉连历史古迹、天然环境的保护都比杭州差了一大截。

推荐杭州,杭州是个不错的地方!

上城区,下城区,西湖区,拱墅区,江干区,滨江区,萧山区,余杭区。

上城区,下城区,西湖缺升区,都是属于杭州市区内,比较繁华热闹的地方。

不过杭州的房价可能比较高,你自己再琢磨一下看看吧。

外省的人在杭仿扮型州落备猜户的有很多啊,山东和河南那边的比较多。

这是我知道的!

来——可与天堂媲美的苏州吧,这里一定能让你昌蚂芹找到更合意之地的,考虑到现代交通拥挤等状况,你可在苏州管辖的县级市中作选择,譬如张家港/太仓!作为苏州的普通市民诚恳地欢迎你来苏州安家落户,没有最好,只有物裤更好,希望你早日成为新苏州居民!从钱的数量上讲,我想你目前只要有百万以上基本就耐毕可以实现你的目标啦!

这两个地方其实没有可比性!!

杭州是省城,苏州是个地级市

规划上杭州要胜过苏州,经济上应该是苏州比杭州好一些,如果你为了下一代的难题,还是选择杭州,毕竟教育上可选择的余地大很多

消费上,苏州比杭州要好一些。

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严重,伍梁不会得关腔谈运节炎的

仁者见仁侍消智者见智,主要还是看你自己想在那里提高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