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城大运河历史典故?
大运河从秦国开始建造,途径河北,山东,江苏止浙江。
二、衡水冀州南故城历史?
1. 南故城历史丰盛多彩。2. 南故城位于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其中一个。南故城始建于西汉初年,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变迁,曾是北方重要的军事要塞和商贸中心。在南故城的历史长河中,曾经有过多次政权更迭、战争和文化交流,留下了丰盛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3. 南故城的历史不仅仅是一座城池的兴衰,更是中国古代历史的缩影。通过研究南故城的历史,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提高变化,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除了这些之后,南故城还有许多古建筑、文物和传统文化,是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其中一个。
三、鄫国故城遗址历史?
鄫国(缯国),为源自夏代少康次子曲烈的封国,因始封地名为“鄫”而得国名;历夏、商、周,存世时刻约2000年,于鲁襄公6年(前567年)灭于莒。
鄫国从建至灭,曾多次迁国。始封地名为今河南省方城县北,终地位于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文峰山东部向城镇境内。鄫国灭后,太子巫逃至鲁,其后代为纪念故国以国名“鄫”为姓氏,后去邑旁(“阝”)为“曾”,成为“曾氏”的姓氏起源,后人尊曲烈世子巫为曾氏第一世祖。
2013年5月,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鄫国故城遗址等文物点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莒国故城的历史由来?
莒为地名,始自原始社会东夷民族的莒部落。考古发现也证实莒地在新石器时代就建立了大规模的部落王国。夏为莒部落,商属姑幕国,周为莒子国。历史文献有多种记载。据《春秋》隐公二年《正义》载,“谱云:莒嬴姓,少昊之后。周武王封兹舆期于莒。初都计,后徙莒。”少昊为传说中居住在山东一带的古老部落首领,其后代一支在山东沿海一带建立莒部落方国,周武王十三年封兹舆期为莒国国君。郭沫若则认为莒是伯益后裔。所著《中国史稿’里面说:“伯益是早期融入华夏的又一支夷人分支,传说中伯益的后裔,有徐氏、郯氏、莒氏”等14个氏族。
西周到春秋初期,莒国疆域相当辽阔,拥有介根、夷维、牟娄、诸、琅琊、郓、密、向、余丘、纪障 等31个城邑。大体相当于今东临黄海,北到山东省胶州、高密,西到昌邑、蒙阴,南到苍山、郯城、临沭和江苏省赣榆的范围。在春秋初从计迁莒后,国势强盛,不断与齐、鲁、晋会盟,对周围小国征战。公元前686年夏,齐公子小白在鲍叔牙的保护下奔莒避乱,次年鲁伐齐,小白回齐,是为齐桓公。此即著名历史典故“勿忘在莒”的由来。
到春秋中后期,因屡遭征伐,莒国疆域日小。战国时期,公元前431年为楚所灭(另说齐先灭莒,后又为楚所取)。后属齐地。前350年,齐国修建长城,经莒境东莞北部山岭至琅琊入海。(今齐长城遗址仍高出地面近两米。)前284年,燕将乐毅伐齐,攻克齐都临淄,齐湣王出奔莒城,次年被臣下所杀。其子法章在莒被拥立为襄王,率众保莒城以拒乐毅。乐毅连克70余城,唯莒与即墨不下。后燕军为田单火牛阵所破,襄王守莒而终于复国。
莒县由来
秦灭六国后始行郡县制,莒国改称莒县,属琅琊郡,治在莒城。西汉时期,前201年(高祖六年)12月,置城阳郡。前179年(文帝二年)置城阳国,都莒。东汉末年称莒县,治在莒城,属徐州部琅琊国。三国为魏地,属青州部城阳郡。晋先后属城阳郡、东莞郡,郡治莒县。南北朝时先后属青州东莞郡、莒州义塘郡。隋属琅琊郡。唐、五代初属河南道莒州,后属河南道密州。宋属密州。金元属莒州,州治莒县。明省县入州,属青州府。清称莒州,治在莒城,初承明治,中升直隶州,后为散州,先属山东布政司青州府,后属山东布政司沂州府。
1913年改州为县,先后属岱南道、济宁道、琅琊道,1928年裁道后直属省。1940~1945年,变动频繁,先后分设莒南、莒北、莒中、莒沂边、莒临边、莒诸边、沂东等县。1945年7月莒中县改称莒县,驻莒城,隶属山东省滨海专区。1950年属沂水专区。1953年属临沂专区。1992年12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莒县由临沂地区划归日照市管辖。虽时代更替、版图数变,然数千年来,莒名始终未易。莒国故城一直是州、县治所。
五、蓬安相如故城介绍语?
周子古镇,又名:周口镇、舟口,与相如故城(今锦屏镇)隔江相望。被誉为嘉陵江上最后的码头古镇。长约1000米的百年古街,隶属于四川南充市蓬安县管辖,是南充(司马相如故里)著名的旅游点,位于蓬安县下河街,周子古镇兴于唐宋年间,千年积淀,蕴育了厚重特殊的码头古镇文化。现还有不少居民常年居住在这座古镇里。达成铁路,南大梁高速可到达蓬安。
六、探索故城历史的重要人物
故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承载着丰盛的历史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杰出的人物在这座城市中涌现,留下了令人难忘的足迹。
李白
李白,唐代著名诗人,是故城最杰出的文学家其中一个。他的诗歌充满豪放与浪漫主义色彩,被誉为“诗仙”,在中国古代诗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李白曾游历故城,留下了《登金陵凤凰台》等脍炙人口的佳作。
王安石
王安石,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曾担任过故城的官职。他提倡变法,实行新法,被后世称为“王安石变法”,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政治学说和文学作品为故城的提高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岳飞
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曾率军抵御金兵侵略。他曾在故城一带开展军事行动,是中国历史上备受尊敬的爱乡将领其中一个。岳飞的爱乡主义灵魂和军事才能也为后人传颂不衰。
这些重要的历史人物,构成了故城丰盛多彩的历史画卷,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他们的奋斗与贡献,让故城的历史更加绚丽多彩。
感谢无论兄弟们阅读这篇文章小编将,希望通过了解这些历史人物,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故城丰盛的历史文化,从而增进对这座古城的热爱和认知。
七、薛国故城遗址的历史和文化?
薛国故城
明万历《滕县志·古迹志》载:“薛城,在薛河北、县南四十里,周二十八里,盖古奚仲所封国,城则田文增筑”。田文病逝,诸子争位,齐、魏共灭之。薛国灭亡后,秦代设薛郡。汉以后至魏晋均设薛县。隋代废薛,为滕县领属之地。以后,薛地渐为村落、故城历经沧桑2000余年,至今城基犹存,清晰可见。津浦铁路沿东部穿城而过,东有官桥,西为张汪,北望龙峰两山,西濒微山湖。战国时期,这里已是拥有六万之家的名城。
故城平面呈不制度正方形。四面城墙迤逦起伏各有曲直。周长为1.06万米,现存城墙高出地面4-7米,底部宽约20—30米,全系黄土夯筑而成。故城总面积约有68平方公里。故城之内地势平坦,皇殿岗村居于城的中心,相传这里就是薛国的宫室遗迹。
在故城东北部,原有两个高大的封土堆,传为田婴、田文墓,现已荒废。《水经注·泗水》曰:“冢结石为椁,制作严固,坚不可动,莹丽可寻。今墓已开发,如宫室,以钢铁铸壁,扣之有声,行人往还,莫不迳观,以为异见矣”。1977年在薛国故城内出土了铜器4件,其铭文一为十五字,一为十七字:
“薛子中(仲)安乍(作)旅舍(簠)
其子子孙孙永宝用享”。
“走马薛中(仲)赤自乍(作)其簠
子子孙孙永宝用享”。
夏商时代的滕州地域,归属于原始社会晚期的东夷族部落,是海岱历史文化区中人类活动较多的场所其中一个。薛地因薛河而得名,薛河发源于沂蒙山系西端,蜿蜒向西南流经滕南平原而入古泗水(今微山湖)。据现今的考古发现得知:滕州南部境内沿薛河两岸,分布着众多的古文化遗址,从7300年前的北辛文化,历经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直到岳石文化,整个史前文化提高的历程几乎都能在这里寻找到轨迹。近年来前掌大遗址的考古发掘,弥补了史前文化和东周以前薛地历史提高脉络之间的空白和断档,对于研究整个华夏民族氏族民族形成提高的历史都有着重要意义和旁证影响。一位考古学家曾说:滕州境内以薛河为中心方圆仅20华里的区域,就分布了从北辛文化,到龙山、岳石文化,以至于阶级社会等各种文化类型的大量遗迹,并且遗存相当集中、连续和稳定,前后延续达六、七千年,这不仅在山东省,乃至在全国都非常罕见,几乎可以说:古薛国的历史,差不多就是华夏民族民族形成和提高历史的缩影……
古薛国从最早的主人奚仲受封一直到春秋战国时代孟尝君田氏父子又一次受封,完成了由任姓薛国向田氏薛国的更替和转换,其间“传六十四世,国祚千九百年”(《滕县志·薛世家》)。当然,其间任姓薛国也曾一度迁往“邳”地,但古薛城一带作为商周时期某一姓方国或侯国中心的地位一直没有改变。近年来对薛国故城城址的钻探发掘证明:现存的故城城墙下还存留着其他不同年代筑过的小城遗迹,在前掌大周围的其他地方也发现了一些时代更早的城墙寨堡的痕迹。由此可以进一步说明:滕州南部的薛河流域千万年来一直就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特别是进入人类文明社会以后,从夏、商、周,到秦、汉、三国,直到隋代废薛,这里一直就是历代方国、侯国、郡县统治的中心,东周时期曾一度成为古徐的中心,战国时为徐州的首府所在。
众多的文献资料说明是夏代“居于薛”的奚仲发明了车,而舟车的发明,对整个人类文明史的提高都起到了巨大的推进影响。当然,车的发明和完善未必是奚仲一人所能为,然而千百年来,大众一直尊奚仲为“造车鼻祖”,三、四千年前的“奚仲造车”,也成为中华文明曾领先全球的标志其中一个。
奚仲因在薛地造车而被夏禹封为“车正”(掌管车的官),薛也便成了他的封地。这是有文字记载的薛地的最早的主人。史书记载奚仲为黄帝之后,任姓,司马迁小编认为‘史记’里面说“黄帝二十四子其得姓者十四人”,这中间就有任姓。而今,古薛城东部的大康留村一棵古槐树下就立有任姓宗族碑,附近村人多为任姓。如此说来,天下任姓就出自滕州市南部的古薛城附近了,其祖先便是“车”的大发明家——奚仲!
奚仲所发明的“车”是何模样,我们至今没有见过。查诸史料,成书于春秋战国时代的《管子·形势篇》一书中有段对车的描述:
“奚仲之为车也,方圜曲直,皆中规矩准绳,故机旋相得,用之牢利,成器坚固。”
滕州历史悠久,古为“三国五邑”之地,境内文物古迹众多,埋藏丰盛,因而滕州地区出土了众多精致的商周青铜器,成为滕州博物馆三大馆藏特色其中一个。这些级别和价格很高的青铜器及古墓葬、车马坑的出土,客观地印证了滕州地区古代文明的伟大和久远。
有意思的是:两千多年前与古薛国处在现今滕州同一版图内的另一个“民族”——滕小国,两“国”邻接,“首都”相距不足40华里,但出土青铜器的纹饰、风格却迥异:薛国青铜器纹饰夸张、飘逸,有荆楚文化的浪漫之风,而滕国青铜器则瑾严、庄重,有宗周礼仪的正统遗范。大致同时、同地的两个古国的青铜铭器为何风格如此不同?还有待专家研究揭秘。
奚仲当年造车的地方,据说就在今天薛城区夏庄乡境内的奚公山下。奚公山(又名奚山)古属滕地,西北距前掌大遗址和薛国故城遗址不远,山顶今存两处封土坟丘,高约1米,周长5米许。冢前有两个碑座,碑已破碎,仅存“公为奚冉二墓修筑”字样,据说分别是奚仲墓和冉有墓。冉有是孔子七十二弟子其中一个,曾任鲁国季孙氏宰。看来他也是仰慕奚仲的威望,抑或是同宗,才选择了这一处风水宝地。另外山石上还有条车辙印迹,传说是奚仲当年造车所留。山南麓有车服祠旧址,系历代官府建祠祭祀之所,如今已荡然无存,只剩下残碑断碣、破砖旧瓦,在夕阳下述说着昔日的繁华……
《滕县志’里面收录了许多历代文人前来奚公山拜谒吊古的诗文,其中一首曰:
“车正遗封奕代承,杳茫人鬼两无征。河山依旧还存薛,名分于今终长滕……”
故国神游,遥想当年车马出行的壮观,而今都已湮没于桑田沧海之间。
八、中山灵寿故城遗址的历史和文化?
中山国都城遗址位于平山县城北部
九、关于周礼的历史典?
《周礼》是儒家经典,十三经其中一个。世传为周公旦所著,但实际上成书于两汉之间。《周礼》、《仪礼》和《礼记》合称“三礼”,是古代华夏民族礼乐文化的学说形态,对礼法、礼义作了最权威的记载和解释,对历代礼制的影响最为深远。经学大师郑玄为《周礼》作了出色的注,由于郑玄的崇高学术声望,《周礼》一跃而居《三礼》之首,成为儒家的煌煌大典其中一个。
《周礼》在汉代最初名为《周官》,始见于《史记·封禅书》。《周礼’里面记载先秦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礼法诸制,多有史料可采,所涉及之内容极为丰盛,无所不包,堪称为中国文化史之宝库。
“制礼作乐”这一对中国社会、中国想法文化、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伟大工程,是周公在洛阳完成的。
十、德天瀑布有何历史典?
德天瀑布没何历史典故,这里是由于风景秀美而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