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地厅级是何意思?深入解读地厅级干部的构成与数量

地厅级是何意思?深入解读地厅级干部的构成与数量

在中国的行政区划体系中,行政层级主要划分为中央、省(市、自治区)、地市、县区和乡镇五个层次。其中,地市被视为连接省与县的重要节点,因而其行政管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在这一框架下,地市和省厅构成了同一层级,因此我们常常听到质询“地厅级是何意思”的说法。

一、何是厅级干部?

我们需要了解“厅级干部”的概念。厅级干部通常有两个主要的层面: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在2019年之前,厅级干部的分类相对简单,主要包括正厅级与副厅级领导职务,以及巡视员和副巡视员的非领导职务。然而,随着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推出,领导职务的划分依旧保持不变,而非领导职务则转化为职级,具体细分为二级巡视员和一级巡视员。

虽然后者并不是正式的领导职务,但由于享有与厅级干部相同的经济待遇,现实中大家普遍将他们归入厅级干部的序列。因此,要准确了解一个地市的厅级干部数量,就需要从这两个层次进行分析。

二、地市厅级干部的数量

那么,一个地市的厅级干部究竟有几许呢?除了已有的退休老干部,下面内容是现职厅级干部的组成:

1. 实职领导:地市级的厅级干部大多集中在“四家班子”、法检两院和一些高新开发区等机构中。在“四家班子”中,正职为正厅级(例如,书记有时为副部级),一个地市一般有四个正职,而其副职则组成了庞大的庶务团队。预计,四大班子副厅级人员大致在30人左右,加上党组成员,实职厅级干部的总数可达到约40人。除了这些之后,法院院长与检察院检察长均为副厅级,因此再加上约4个民族级或省级高新区的厅级领导,估算地市级厅级实职总数在45个左右。

2. 职级人员:除了实职领导,地市还拥有一定数量的厅级职级人员,主要是一级巡视员和二级巡视员。通常,市领导会兼任一巡,县区委书记和市直部门的老资格局长担任二巡。根据《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地市领导班子的一巡比例不得超过15%,一个县的二巡不得超过10%。以一个地级市为例,假设有六个县区,其一巡可能为6个,而二巡人数预计在40个左右。因此,剔除实职兼任后,纯粹的二巡和一巡人员一般不超过10个。

经过这样的计算,我们得出的是,一个地市现职的厅级干部总数大约在50个左右。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地市的体量较大,县区数量超过十个,厅级干部的总数也可能增加20个,但整体总量一般不会超过70个。如果包括退休人员,那么这一数字保底也在100个左右。

小编归纳一下

怎样?怎样样大家都了解了吧,地厅级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地方行政管理的复杂性和层次性。在地市这一重要的行政区域中,厅级干部的数量和构成直接影响着政府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能力。了解地厅级的相关智慧,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领悟中国的行政体系,也为我们探讨地方治理提供了重要视角。在未来的行政改革和治理体系中,地厅级干部将继续发挥重大的影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