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的全诗注音及赏析
====================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chūn jiāng cháo shuǐ lián hǎi píng春江潮水连海平,浩渺的江水连绵至海,潮起潮落与海相溶。
hǎi shàng míng yuè gòng cháo shēng海上明月共潮生,明亮的月亮随着潮水一同涌现。
yà yà suí bō qiān wàn lǐ滟滟随波千万里,月光照耀着波涛,千里共此美景。
hé chù chūn jiāng wú yuè míng何处春江无月明,春天的江面上,何处没有月光的照耀?
jiāng liú wǎn zhuǎn rào fāng diàn江流宛转绕芳甸,江水蜿蜒流过芳香的花草地。
yuè zhào huā lín jiē sì xiàn月照花林皆似霰,月光洒落,使得花朵与树林都如银雪纷飞。
kōng lǐ liú shuāng bù jué fēi空中流霜不觉飞,夜空下霜华不见流动。
tīng shàng bái shā kàn bú jiàn汀上白沙看不见,沙滩上的白色也隐入了夜色。
jiāng tiān yī sè wú xiān chén江天一色无纤尘,整个江天如同被单一色调渲染。
jiǎo jiǎo kōng zhōng gū yuè lún皎皎空中孤月轮,明亮的月亮孤独地在空中悬挂。
jiāng pàn hé rén chū jiàn yuè江畔何人初见月?谁是在江边首次见到那轮明月的人?
jiāng yuè hé nián chū zhào rén江月何年初照人?那江上的月亮又是哪一年开始照耀人间?
rén shēng dài dài wú qióng yǐ人生代代无穷已,人生的代代相传永无止境。
jiāng yuè nián nián望 xiāng sì江月年年望相似,但每年的江月却都如此相似。
bù zhī jiāng yuè dài hé rén不知江月待何人,那江上的月亮在等待着谁呢?
dàn jiàn cháng jiāng sòng liú shuǐ但见长江送流水,只见长江之水悠悠流淌。
白云青枫之间的情思
白云一片去悠悠天空中,一片白云悠然飘去,如我心中无尽的思念。
月色如银洒满江畔,何处是相思的归宿?明月楼头,那轮明月似乎正低低地徘徊,照耀着离人的脸庞。它在应照离人的梳妆镜台上映出柔和的光辉,映照出思念的痕迹。
玉帘卷不去那浓浓的思念,捣衣石上拂不去岁月的痕迹。思念如潮水般涌来,此刻的相望却难以闻见对方的声音。愿逐月华流照君,让月光带去我对你的思念。
鸿雁长飞,却难以穿越那无法逾越的距离。光也无法度量我们之间的遥远。鱼龙潜跃,水面泛起层层涟漪,仿佛是你我之间的情感在涌动。
昨夜闲潭梦落花,梦中的你似乎正在那潭边漫步。可怜春半不还家,梦醒后却发现春意已半,你仍远在他乡。江水带着春天的讯息缓缓流逝,江潭上的落月斜斜地挂在西边。
斜月藏着海雾,月色朦胧中仿佛看见了远方的路。碣石潇湘,无限的路途似乎都在月光下铺展开来。不知有几许人乘着月色归来,那落月摇情,情感满溢在整片江树上。
一、填空题
1、给带点字注音:
滟滟(yàn yàn) 霰(xiàn)捣衣砧(zhēn) 汀(tīng)碣石(jié shí)
2、《春江花月夜》以春江、花、月、夜为景物描写的主体和抒写情思的依托。
3、《春江花月夜’里面“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两句,展示了生活和宇宙的同一性。个体的生活在时刻的洪流中消逝,但江月依旧,似乎在诉说着亘古不变的宇宙之谜。在秀丽的春江畔,一曲《春江花月夜》如诗如画地展现了天地万物的和谐与秀丽。这篇文章小编将深入探讨这首诗的灵魂所在,以及它所蕴含的情感与哲理。
一、核心灵魂与诗歌评价
小编认为‘春江花月夜’里面,“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是整首诗的核心灵魂。这句诗展现了时刻的无情流逝与天然的永恒不变,引人深思。而被闻一多称赞为“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的诗歌,无疑是对其高度的评价,体现了这首诗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二、选择题
1. 属于“吴中四士”的是张若虚,因此选项B是正确的。
2. 属于乐府旧题的诗歌是《春江花月夜》,因此选项A是正确的。
3. 被誉为“以孤篇压倒全唐”的诗歌正是《春江花月夜》,因此选项D是正确的。
4. 将《春江花月夜》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的诗人是张若虚,因此选项C是正确的。
5. 张若虚小编认为‘春江花月夜’里面用景物起兴,转入描写人物心理的诗句是“白云一片去悠悠”,因此选项C是正确的。
三、简析题
1.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表达了诗人对时刻流转、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面对天然美景时对人类命运的思索。
2.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描绘了离人的孤独与思念,通过景物渲染出离别的哀愁与不舍。
四、简答题
1. 月光是《春江花月夜’里面统摄全诗的灵魂,由于它贯穿始终,成为诗人抒发情感、表达哲理的载体。月光的美与纯洁,映照出诗人的情感与人生的思索。
2. 诗句“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技巧,赋予月光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月光的皎洁与多情。
3. 《春江花月夜》的情感基调确实是“哀而不伤”。整首诗虽然表达了离别、思念等哀愁情感,但并未陷入其中无法自拔,而是通过美景、哲理来调和情感,展现出一种优雅、深沉的美。
4. 写有关月的古诗有很多,例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五、判断题
1. 错。小编认为‘春江花月夜’里面,“月光”才是统摄全诗的灵魂。
2. 对。张若虚确实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3. 对。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确实表现了对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思索,以及对明月今宵、游子思妇天各一方的惋惜。
4. 对。“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确实展示了明月长在、人生不在的宇宙与人生的矛盾。
5. 对。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情感基调确实是“哀而不伤”。
《春江花月夜》以其优美的意境、丰盛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成为了古典诗歌的瑰宝。这首诗以月光、江水等天然元素为载体,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天然和宇宙的感悟,展现了人类情感的复杂与丰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