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广济桥简介来历

广济桥简介来历

广济桥,古称康济桥、丁侯桥、济川桥,俗称湘子桥,位于潮州古城东门外,横跨韩江,连接物品两岸,是古代广东通向闽浙的重要交通要道,也是潮州八景其中一个。民谣中有云:“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遭;到潮不到桥,白白走一场。”这句民谣中的“桥”便是广为人知的湘子桥。

湘子桥的名字来源于其历史悠久的传说。关于湘子桥的来历,有许多动人的故事。其中一个著名的传说是关于“王源除怪石”的故事。王源是明宣德七年主持大规模修桥的潮州知府,他在桥上建造了“廿四楼台”,因此被誉为“江南第一桥”。在修建桥梁的经过中,王源发现葫芦山上有两块怪石,常常导致潮州发生火灾和诉讼。为了消除大众的恐惧,他亲自带领大众上山,砸下了这两块怪石,并在石上题下了除怪石的诗句。这一举动不仅解决了修桥所需的石料难题,也让大众不再惧怕怪石。

另一个与湘子桥相关的传说是“吴府公祭水”。吴府公是清代道咸年间的潮州知府,某年因韩江水涨淹上城墙,潮城面临危机。他在东门楼(即“广济楼”)上祭水,乞求水退。奇特的是,洪水在他投下官帽和官服后,果然退去。此后,大众在东门楼设立了他的神像进行祭祀,并在湘子桥的东桥建了“民不能忘”的牌坊,以纪念他的壮举。

在康熙年间,韩江曾发生大洪水,冲走了湘子桥的十八梭船,导致大众无法进出城。知府张自谦回忆起韩文公造桥时曾与龙王打过招呼,便决定重修“洪水至此”的石碑,以提醒龙王不要忘记这件事。张知府发动各家商号捐款,择吉日请道士念经降乱,并在桥上修建了韩湘子庙。为了镇压洪水,他还铸造了两只铁牛镇桥,确保潮州的平安。

然而,这两只铁牛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变得调皮,甚至在夜间溜到江里洗澡,最终引发了洪水,造成了严重的后果。经过天上的雷公惩罚后,铁牛们终于老实下来,再也不敢胡闹。

湘子桥脚下的鲤鱼也有着有趣的故事。曾有一位富家子弟郑福禄,因听说桥脚鲤鱼鲜美,特意带厨子前来品尝。然而,他对鲤鱼的来源心存疑虑,要求厨子在宰鱼时要洗得干干净净。厨子为了捉弄他,故意在鱼喉中塞入香蕉,结局引发了一场啼笑皆非的闹剧。

怎样?怎样样大家都了解了吧,广济桥不仅是一座古老的桥梁,更是承载着丰盛历史和文化的象征。它的来历与传说交织在一起,展现了潮州人民的智慧与勇壮。无论是王源的除怪石,吴府公的祭水,还是铁牛的故事,都让这座桥梁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广济桥的故事不仅吸引了无数游客,也成为了潮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