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292期
【散文】
母亲的心思
作者 张瑛
心思 ,有几种含义,想法,打算;思考的能力;心情,兴趣……等,
一年多来,母亲的心思是什么心情怎样?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淡忘那拄着拐棍给久病的父亲端水,端饭的日日夜夜。淡忘父亲的离去,是否觉得几个女儿争着接她到家里住,就是幸福?
同样作为女儿,我只是在休假时到姐姐,妹妹家看看母亲,问问身体状况,若有不适,买药,打针等,这些比起姐妹们日日照顾母亲的吃穿住行,微不足道,我更没有资格评判母亲的幸福与否?只是,每次看到母亲全身心的投入“圣经”的读写中,不知是高兴?还是忧伤,母亲总是在她的房子大声念诗文,她说,外边怕影响其他人,有时,给母亲教字,一起读诗文的时候,我也祈祷“感谢神”!愿母亲因为有圣经和亲人的陪伴不会孤单,也愿母亲因对“神灵”的信奉,寄托她的希望,营养她的老年生活,同时,我也想在母亲学写,学读的每一个字,和那厚厚的“圣经”的每一页纸里,细细的读懂母亲的心思,让她老人家无论住那个女儿家都如同在自家的感觉?
父亲去世一年多了,在父亲去世一周年祭日的前几天,母亲叮咛我说:
“买个马灯,准备着”
“妈,到哪里买马灯?”我说
“你爸周年的前一天下午,要把你爸接回家,要用马灯,照明”
“啊?是吗?”我回答母亲,不知从哪里买?
正犹豫着,侄女说:
“奶奶,网上有手提灯”
“是啊,在网上买个手提灯”我说着
“网上?灯,明吗?能用多长时间?能用一个晚上吗?”母亲问侄女。
“能,奶奶,那是插电的,能用几天,没电了充电,可以继续用”
“好,那你买 ,奶给你钱”
“不要,不要,我挣钱了,不要你钱”
说完,母亲回到房子,拿出她的衣服包袱,解开后,把衣服一件一件的取出,最下边有个用卫生纸包的严严实实的东西,打开层层叠叠,终于看到一个皱皱巴巴的手工布制钱包,里面有几张100元,50元, 有快块钱 ,有毛毛钱……
我和侄女站一旁看着,母亲拿了一张100元给侄女。
“奶,你那一包钱,没我一个月工资高,还给我钱?我以为你那一大包都是钱,我就要,看了半天都是衣服,我不要你钱”
不管怎么说,母亲非要把钱给侄女,
母亲说:“奶要钱也没处花,你的钱留着给你买新衣服”。
收拾好衣服和钱包,母亲坐在沙发上歇了一会,不停地说她的孙女能干,会在网上买东西,说现在社会就是好,坐在家里,就能买东西。
就这样,马灯的事落实了。
坐了一会,母亲又对我说:“你爸过周年,要给桌子上献祭品,你蒸12个献祭,回去献在桌子上,把你爸从坟地接回来,你爸就有啥吃……”
“我,蒸……献祭……好吧”,我结结巴巴地答应了母亲,不是我不痛快,而是我蒸馍都不是很老练,蒸献祭……听说给去世的人蒸祭品,要有一定的形状和讲究的。
我要学会,一定要学会,蒸好祭品,一是为母亲,因为她蒸不了了,才给我说 ,我不能让母亲失望 ,二是为父亲,为父亲“接回来”有“吃的”。
正如母亲所说,现在一切都好,回到家里,我给外地的姐姐说了,她在视频上拿一张纸,一步一步地教 ,我学会了,也做好了。
母亲说的“灯”买回来了,“献祭”蒸好了,看着两样东西,母亲说:“这下回去接你爸回家,路就是明的,接到家,你爸就有啥吃”。
我们不知说啥好。
“灯”,“献祭”,是母亲很长时间的想法,打算,是母亲在父亲去世一年的心思。
“灯”买回来后,母亲认真学习怎么充电,她说灯光要亮,要明,那样父亲能看见“回家”的路。
是啊,父亲病了五年,不是饭点的时候, 母亲给父亲拿些蛋糕吃 ,拿奶喝,等 ,她怕父亲饿着 ,父亲不在了,母亲还是想着父亲吃的,想父亲回家有灯光引路………
一切按母亲的想法和要求,准备好了,只是今年的冬天冷得快,冷得早,我们几个和母亲商量,不想让她回老家,刚一开口,母亲就反对,说要回去,她不怕冷。是的,母亲为父亲周年祭日,做了少半年的准备,她的想法,她的打算,在她的心思里,在她的祈祷里。
为了不使母亲回去很冷,我们几个提前回家,打扫卫生,最主要的是烧炕,母亲有热炕就不怕冷了。
家,在我们四个多小时的打扫后,有了亲切的模样,门前一米高的杂草,还有落叶,在阴冷的冬天,点燃后也没有轰轰烈烈地燃烧,更看不到高高的火焰,只有凌乱的烟雾,漫无经心地在离地面不远处回旋,再无精打采地散去,这烟雾,带走了门前父亲菜园的清香,带走了轮椅上父亲对儿女的盼望,带走了我们对北坡,对家的向往,同样,因为父亲的离去,孤独的母亲不得已才和我们住一起,其实母亲最愿住的地方,就是她和父亲亲手建造的家,而今,我们接走母亲,母亲有太多太多的心思,也只能寄托在圣经里,厚重的,让我们作为儿女的,怎么读懂?怎么理解?
门前的烟雾渐渐散去,我们按母亲说的,接回父亲的“灵”,母亲走到桌旁,对父亲的遗像说:“一年你不给我要吃的,喝的,今天娃们把你接回来,这么多你爱吃的东西,你吃好,喝好,家里也暖和,你住一晚上,明天娃们把你送走,我就跟她们走城里去了,就你一个在这………”母亲说不下去了,我们急忙扶母亲上炕。
母亲积攒了一年的话要给父亲说,她要告诉父亲,她和孩子们在一起,叫父亲放心,也是和父亲说说话……
家,是寂寥的亲切,仿佛父亲还坐在轮椅上,不敢相信时间,父亲已离开我们一年了,我独自一人走出,在门口前后左右的犹豫,东西南北地徘徊 ,想要干什么,自己不知,黑子看我出来,跟在我后边,莫名其妙的看我走走停停,我已经一年没在门口来回走了,今晚在家,六个人在炕上住一晚上,明天又要带母亲走了,看着傍晚的院落,那没有烧尽的杂草,还有我们塬上人家的沟沟川川 ,北坡两旁的树枝,在微弱的月光下影影绰绰,少年的记忆,是春天里的清风细雨,如今,挖掘心思,直面而来的是凛冽寒风,也许,明晚的月光比今天更亮更圆,可是,明天,明天离开家,不知“月光何时照我还”?
没有千山万水的阻隔,父亲走后,带母亲和我们一起生活,很少回家,家,只有几十里的路程,却从心里穿越长途跋涉。明知道母亲对老屋有多么不舍,母亲还是按照我们说的,夏天住妹妹家,地方大,凉快,冬天住暖气好的姐姐家,可母亲总觉得不是她自己的家,多少无奈,在母亲的心思里。
临近过年,母亲说,等弟弟放假,她去弟弟家过年,说,在别人家过年不好,母亲认为,老家是她和父亲亲手建造的,才是她真正的家,若,女儿和儿子相比,儿子的家她可以过年住,女儿的家不能住,为这,姐姐再三劝说在她家过年,母亲都说不行。
由于疫情反扑,那天弟弟电话说,单位可能不放假,他们可能不回,接完电话,母亲没说啥,接着,几天血压升高,睡眠不好,姐姐说就在她家过年,母亲哭了,说弟弟不回家,住姐姐家不合适,说她一个回老家住……
在母亲的心里,她和儿子是一家,过年和儿子一家在一起,才是正常。
后来,弟弟放假了,接母亲去他家,走时,我和姐姐开玩笑说:“妈,你住你儿子家,心情好了,血压就正常了,叫你儿子不上班了,你和他们一家住着,啥都好”
母亲老了,心思陈旧,复杂,儿女们的一举一动,一句高声,一个笑脸,或许都能引发母亲心绪变化。每一次给母亲教字,看到她认真地一笔一划的抄写诗文,我在想,母亲这样的生活,也是一种寄托,她读写圣经,孩子们忙他们的事,母亲总是怕给孩子们添麻烦。
有一次,我下班去看母亲,母亲拿出笔和纸,说有两个字不会读写,让我写大点。
“辖制”,她读会,再写,好在白内障手术后,母亲视力提高了许多,写 ,念,都不怎么费力,我写了两个大大的“辖制”,顺便说:“妈,你学些简单的字,这字有点难写”。
“简单的我会,这两个字,写几遍,多念念,就回了”
“那好,你慢慢写 ”,说完,我躺在母亲身边,不一会,居然睡着了,一觉醒来,母亲还坐着,我迷迷瞪瞪地问:“妈,你学会了?”,
“会了,还有两个字不会”,
“那你怎么不叫我?”
“你上班忙的,睡一会,醒了再给我教,我一天没事”
我睡了一个多小时,母亲宁愿坐着等,也不打扰我,目的让我多睡会,无论多长时间,我醒了,再给她多教两个字。
母亲老了,许多时候她考虑的,就是怕打扰孩子们,怕给孩子们添麻烦,怕孩子们辛苦。
作为孩子,却很少想过,没有父母几十年含辛茹苦的养育,哪有我们的生命,更不要说我们的今天,什么繁华都市,什么居室温暖……
父母对于孩子的爱,是天性,是本能,他们从不计较得失,回报,而孩子对父母的爱是人性,是道德修养,和父母相比,我们给父母
的屈指可数,我们除了在他们面前说些忙,忙……什么时候认真琢磨过他们的心思,他们因为孩子们的忙,不多说话,目的是不浪费孩子们的时间,所以,我的母亲,把太多的时间,用在祷告,用在对圣经的念,写上;用在祈祷孩子们的平安;用在祈求圣灵给她的孩子们赐福。
母亲有多少心思都倾注在虔诚里。
父亲在世时,回家,自然而然是回老家,现在,我才真正体会,有妈的地方才是家,母亲在妹妹家时,我们姊妹都在妹妹家聚,冬天,为了暖和,姐姐接母亲住她家,我们又在姐姐家聚,母亲走哪,家就在那,我们就在那聚。
家,因为有母亲而存在,因为有母亲而凝聚,因为有母亲才有我们的去处。
为了有家的存在,有家的凝聚,有家的处所,作为儿女,对老人的心思不能囫囵吞枣,且不说细嚼慢咽,最少和母亲多说多谈,是老人觉得和我们住一起是愉快,舒适,而不是负担。
愿我的母亲少一些心思,轻松地和孩子们住一起。母亲,您老了,赡养您,我们责无旁贷,因为,我们之所以成人,是您和父亲义不容辞地养育。所以,我想说, 母亲,儿女照顾您,都是应该,您 ,不要认为您老了,是累赘,您,是我们姊妹心的所向。有您,儿女们就有家的归属,为了不是孩子们成为散沙,您,健康,平安地让他们亲情凝聚。
母亲,趁您在,趁现在还来得及,让我们学着像您爱我们一样爱您,像您懂我们一样,懂您,同样,您有想法,有打算,给我们说,每一个孩子都在您的心思里,母亲,您的岁岁年年,平平安安也是孩子们的心思。
母亲,您一辈子都在辛苦,忙碌。如今,您老了,放下心思,轻松,地安度晚年,每个孩子有责任让您老有所依。
图音视频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作者简介:张瑛,女,1969年出生,药师,喜欢自己的书墨天地,心里所思,用笔刻画,心里所感,用情勾勒,心里所醉,问诗词世界……
投稿说明
信箱:1348155770@qq.com
微信:13474185189
本平台优先首发原创作品。若遇特殊情况,经主编同意,也可转发别的平台上的重要作品。因平台来稿较多。所以,请作者发稿时,及时校对作品中的文字,并将音频、文本、作者简介及照片打包发送。作者所发作品文责自负。若有侵权和对号入座的纠纷,请及时联系本平台予以删除。谢谢支持!爱生活 爱文艺
感谢关注《华州文艺》公众平台
我们在这里等您
文字编辑 欣怡
后台编辑 烟雨江南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 2024年01月30日
-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