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学上海话”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学上海话】
随笔杂谈电影《挑山女人》巡映长三角的启示作者:王洪
沪语诵读:徐辉
3月30日、31日,曾拿下“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等多项大奖的沪剧《挑山女人》将在美琪大戏院再度上演。于此同时,根据该剧改编拍摄的电影《挑山女人》也将开启三省一市长三角巡回演映活动。(新民晚报3月17日)沪剧是上海独有的戏曲剧种,也是长三角地区人民喜爱的戏曲样式。依托沪剧在申城和长三角地区深厚的观众基础,秉着让人民群众更好地欣赏沪剧、融入沪剧、传承沪剧,通过沪剧电影的拍摄,在银幕上展示沪剧艺术,是当下克服戏曲艺术日渐式微,努力繁荣发展地方戏曲艺术的一种有效形式,在申城传承和传播沪剧艺术的同时,运用巡演和放映结合的做法,搭建起一个全新的长三角戏曲展示和交流的平台,电影《挑山女人》此举开启三省一市长三角沪剧传播的全新样式,不啻是一个地方戏曲的创新范例。上海作为一个国际文化大都市、全国演艺大码头,在百花盛开的艺术舞台上,须臾离不开戏曲艺术,要想长久传承戏曲艺术,让蕴含民族文化精髓,且形式独特的各类戏曲广为流传,必须创新做法,激发公众对传统戏曲的热情,提升大众的戏曲欣赏品质,才能把戏曲普及到更多人群和年轻人的日常生活娱乐之中。近年来新创作的沪剧《挑山女人》,深得广大观众喜爱,曾荣获地方戏曲全国最高级别的奖项,借此今年红色文化传播良机,宝山沪剧团携手长三角电影联盟,分五条线路,将沪剧电影《挑山女人》送到江浙沪皖12个城市演映,深入社区、学校放映,这种做法,对传播上海地方文化,加强长三角文化联盟,开创地方戏曲传承传播新样式,让“上海的声音”深入人心的一个创举。沪剧电影《挑山女人》作为中国戏剧梅花奖数字电影工程影片,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上海第一部现实题材戏曲电影。影片上映后不但荣获了第十四届中美电影节“金天使奖·年度最佳戏曲电影”、第二届中国戏曲电影展“优秀戏曲电影”(榜首),更在国际A类电影节——第67届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斩获了年度最佳戏曲电影奖。电影《挑山女人》还是梅花奖数字电影工程拍摄的 300多部影片中,唯一一部摘得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奖的作品。如果说戏曲电影的拍摄,是用银幕的力量,助推戏曲艺术插上科技的翅膀,那么让传统戏曲走得更远、飞得更高,犹如电影主演华雯所言,今年通过长三角巡回演映,可以把电影《挑山女人》所表达的时代精神和人物故事,送到更广阔的地方,去感染更多的观众,让正能量的“上海声音”传递得更远。既然电影《挑山女人》能走出上海,此举无疑启示沪语方言艺术的传承发展,包括上海的滑稽戏、上海说唱、上海独角戏等沪语戏曲,都应借助当下长三角融合发展的良机,在十四五期间能奋起直追,反思过往的创作演出,不吃老本,走出上海,通过各种创新形式,去开动脑筋,迎头赶上,振兴自身,繁荣自身。
凡本公众号发布的文字、音频、视频等内容,如需转载,请先联系:邮箱llz978@163.com
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学上海话】公众号
朗读者简介作者简介:
作者白米老师简介:
白米(笔名)作者简介:七秩翁,上海松江人。在市区生活已一甲子,工作四十年。赋闲在家,关注沪语方言,也写写乡土文字,以留住昔日记忆,提起年青人之兴趣。
△白米老师
朗读者简介
徐辉老师简介:闵行沪语播音员。
△徐辉老师
特别顾问简介
张林龙,男,本乡本土本地人。现为【学上海话】微信公众号特别顾问,上海政法学院教授,九三学社社员。
其长期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业余时间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沪语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上,坚持传承上海地域文化,保护本土传统语言。
他经常亲自拿文章改编成沪语,并对文章中的字作解释,方便新上海人学习。由他改编的文章或指导改编的文章,请播音员朗读后,多次被上海发布、徐汇发布、闵行老干部、闵行报社、今日闵行、侬好上海等官方公众号、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采用。
△张林龙老师(左)钱程老师(右)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
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责任编辑|张林龙
在看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