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朱元璋的故事(法兴寺与朱元璋的故事)

朱元璋的故事
民间传说:法兴寺与朱元璋
     二十七年前,初来法兴寺时,搬迁工程尚未结束。那时不像现在每日客来客往,游人、香客不断。朝夕相处者是一群或远或近来自四乡八村的建筑工人。那个时候没有电视,更没有手机,唯一的“文化活动”——就是饭点或睡前讲几个“段子”,有“荤”有“素”。听他们讲,也讲给他们听。不过,我这里荤段子很少,即使有也是从前一批工人那里听来,再贩卖给后来的一批工人而已。更多的时候,我的故事是来自《故事会》等一些书摊刊物或者蒲松龄老先生的《聊斋志异》。《法兴寺与朱元璋的故事》就是那个时候陆陆续续的从工人师傅们那里听来的。
     后来,搬迁工程逐步接近尾声,为了给将来的对外开放做准备,当时的主管部门领导希望我搜集整理一些资料。于是就有了后来的那本小书《法兴寺》,尽管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文字都是我一点一点抠出来的,但因为大家都懂的原因,最后还是以集体的名义出版了。为了尽可能地使这本小书能丰满一些,我将《法兴寺与朱元璋的故事》也放在了这本小书里。
    尽管这些故事仅仅只是传说,但却是法兴寺周围乡村共同的民间记忆。父老乡亲借助这故事表达着对人情冷暖的感知,对大千世界的解读。
     之所以要旧事重提,是缘于近日法兴寺前崔庄村的墙绘。
     半个月前,村长张仁宏与村官王磊找到我说,打算在法兴寺前路两侧的墙面上绘制一套与法兴寺相关的壁画。希望我能推荐一位墙绘高手,我当即推荐了好友画家连红武先生。
     红武兄与我同庚,率性而倔强,是一位极富才情同时又肯下笨功夫的画家。因耻于迎合时势,而长期隐没于乡野。每每临墙一站,得失俱忘,信手挥洒间,壁上人物便已百态杂陈,鲜活生动起来。
播放
     为给红武兄的墙绘《法兴寺与朱元璋的故事》提供素材,我找出了18年前出版的那本小书《法兴寺》,将书中《法兴寺与朱元璋的传说》部分复印了一份给红武兄,数日后,得暇下山,观瞻寺前路两侧之墙面,已半壁生辉,白墙灿然。
播放
     画成之后,细细观览。藏巧于拙,不事雕琢,黑白之间,意趣横生。只可惜,寺前村墙,其寿有限,或三五载,或一二年,必有变动,或重修,或拆建。画作也必将会随之归于无形。为不使英雄埋没于草莽间,同时也为后人留一段轶闻趣事,以为喝茶饮酒之谈资。
     故记录其事,留存其画于此,同时借机夹带一点私货,将18年前《法兴寺与朱元璋的传说》也一并收录于后。
           2020年11月1日记于法兴寺
1.
逃难——从凤阳到龙泉
     元朝末年,官场污浊,天灾人祸不断,民不聊生。相传,这一年安徽凤阳县遭到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洪灾过后,瘟疫横行,死伤无数,幸存者纷纷携家带口,背井离乡逃荒而去。谁知屋漏偏遭连阴雨,船破又遇顶头风。恰恰就在这卡脖子的关键时刻,一位领了皇帝密旨的钦差大臣,以赈济灾民为由,秘密制造了一起灭绝人性的惨案——杀光境内所有的怀孕妇女。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小孩儿没娘,说来话长。
      据说,有一日元朝皇帝午睡时做了一个十分荒诞可怕的噩梦,梦醒之后,浑身冷汗,心惊肉跳,急忙命人秘密召来大国师破解圆梦。大国师设坛作法,上传下跳,故弄玄虚地折腾了一番。然后突然将头一缩,浑身颤抖不止,神秘兮兮地低声说道:“陛下,大事不好!有人要推翻大元朝的万里江山。”皇帝一听,吓的毛骨悚然,哆哆嗦嗦地问道:“大国师,是何兆头?请明示!请明示!”
     “南去两千里,丹凤朝阳地。滔滔洪水后,反王妖气凝。若满一百日,此魔必降生。吾王早下手,杀死母腹中。”
     于是,凤阳县的乡镇村庄,四关八口都秘密安置满了杀人的刽子手,境内不少怀孕妇女暗暗做了屈死鬼。一时间冤魂遍地,阴风烈烈。
     话说,凤阳县境内有一位叫朱五四的灾民,田淹屋塌,家产荡然,一贫如洗。偏偏祸不单行,身怀六甲的妻子又感染了瘟疫,浑身生疮,满头瘌痢。无奈之下,朱五四便寻了一辆破烂的独轮车,推了妻子、行李一路逃荒讨饭而去。
     这一日,正当午时,烈日炎炎,酷热难当,行单影孤的朱五四推着奄奄一息的妻子,步履蹒跚的来到关下。守关的官兵多数已到营房吃饭息晌去了,只留下三个小兵在这儿盯着。一看有人来了,为首的兵丁便迎了过去,把手一摆,神气十足的喝道:“停下,停下!朝廷正在缉拿一名怀小孩的女犯,上头有令,所有怀孕妇女一律收押审讯,不得放行。”朱五四一听,脑袋顿时大了三圈儿,结结巴巴不知说些什么才好,一个劲的作揖讨饶。
      为首的那个兵丁凑过来一看,一股恶臭立马窜上了脑门,只见独轮车上坐着一位蓬头垢面,衣衫褴褛,满头瘌痢疮,浑身痈疽疱,从头到脚体无完肤的大肚子婆娘。小兵头捂着鼻子慌忙躲到了一边,冲着两名手下使个眼色,意思是拖到一边杀了。两个小兵近前一看,只见车上人浑身上下脓疮肿疱,恶气扑鼻,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肯下手,都怕污了自己新发的腰刀。兵头一看便大声嚷道:“傻愣着干吗!动手啊!”两个手下冲他苦笑一声无奈的说:“还是大哥您来吧,我俩实在没法下手。”小兵头骂道:“饭桶,一对废物。”手提腰刀走了过来,上下一打量,干皱眉下不了手。两个小兵一见,急忙凑到他的耳边如此这般嘀咕一番,兵头听了,把鼻子一哼,点头说道:“也是,量它蛤蟆瓮里也飞不出条龙来,快快滚蛋!”朱五四一听,好生欢喜,赶忙推了小车,吱吱扭扭出了关门。
     俗话说:天无绝人之路。也该着朱五四的老婆命不当绝,夫妻俩行至一村庄,口干舌燥,饥饿难忍,有气无力,便停了下来。正好一郎中遇见,看这婆娘如此凄惨,心一软,便留他们夫妻暂住进了牛棚,并无偿为她供药治疗。内服外涂,精心调治,半个多月过去,朱五四老婆的病竟奇迹般的好了。老郎中的家境也不宽裕,多留不得,只好从箱子底找出几个铜钱,来打发他们上路。夫妻俩哪里肯收,千恩万谢,心中说不出的感激高兴而去。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完-
 守护古寺二十载

 彩塑为伴寺为家

守寺者

民间传说:法兴寺与朱元璋
     二十七年前,初来法兴寺时,搬迁工程尚未结束。那时不像现在每日客来客往,游人、香客不断。朝夕相处者是一群或远或近来自四乡八村的建筑工人。那个时候没有电视,更没有手机,唯一的“文化活动”——就是饭点或睡前讲几个“段子”,有“荤”有“素”。听他们讲,也讲给他们听。不过,我这里荤段子很少,即使有也是从前一批工人哪里听来,再贩卖给后来的一批工人而已。更多的时候,我的故事是来自《故事会》等一些书摊刊物或者蒲松龄老先生的《聊斋志异》。《法兴寺与朱元璋的故事》就是那个时候陆陆续续的从工人师傅们那里听来的。
     后来,搬迁工程逐步接近尾声,为了给将来的对外开放做准备,当时的主管部门领导希望我搜集整理一些资料。于是就有了后来的那本小书《法兴寺》,尽管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文字都是我一点一点抠出来的,但因为大家都懂的原因,最后还是以集体的名义出版了。为了尽可能地使这本小书能丰满一些,我将《法兴寺与朱元璋的故事》也放在了这本小书里。
    尽管这些故事仅仅只是传说,但却是法兴寺周围乡村共同的民间记忆。父老乡亲借助这故事表达着对人情冷暖的感知,对大千世界的解读。
     之所以要旧事重提,是缘于近日法兴寺前崔庄村的墙绘。
     半个月前,村长张仁宏与村官王磊找到我说,打算在法兴寺前路两侧的墙面上绘制一套与法兴寺相关的壁画。希望我能推荐一位墙绘高手,我当即推荐了好友画家连红武先生。
     红武兄与我同庚,率性而倔强,是一位极富才情同时又肯下笨功夫的画家。因耻于迎合时势,而长期隐没于乡野。每每临墙一站,得失俱忘,信手挥洒间,壁上人物便已百态杂陈,鲜活生动起来。
     为给红武兄的墙绘《法兴寺与朱元璋的故事》提供素材,我找出了18年前出版的那本小书《法兴寺》,将书中《法兴寺与朱元璋的传说》部分复印了一份给红武兄,数日后,得暇下山,观瞻寺前路两侧之墙面,已半壁生辉,白墙灿然。
     画成之后,细细观览。藏巧于拙,不事雕琢,黑白之间,意趣横生。只可惜,寺前村墙,其寿有限,或三五载,或一二年,必有变动,或重修,或拆建。画作也必将会随之归于无形。为不使英雄埋没于草莽间,同时也为后人留一段轶闻趣事,以为喝茶饮酒之谈资。
     故记录其事,留存其画于此,同时借机夹带一点私货,将18年前《法兴寺与朱元璋的传说》也一并收录于后。
           2020年11月1日记于法兴寺
1.
逃难——从凤阳到龙泉
     元朝末年,官场污浊,天灾人祸不断,民不聊生。相传,这一年安徽凤阳县遭到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洪灾过后,瘟疫横行,死伤无数,幸存者纷纷携家带口,背井离乡逃荒而去。谁知屋漏偏遭连阴雨,船破又遇顶头风。恰恰就在这卡脖子的关键时刻,一位领了皇帝密旨的钦差大臣,以赈济灾民为由,秘密制造了一起灭绝人性的惨案——杀光境内所有的怀孕妇女。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小孩儿没娘,说来话长。
      据说,有一日元朝皇帝午睡时做了一个十分荒诞可怕的噩梦,梦醒之后,浑身冷汗,心惊肉跳,急忙命人秘密召来大国师破解圆梦。大国师设坛作法,上传下跳,故弄玄虚地折腾了一番。然后突然将头一缩,浑身颤抖不止,神秘兮兮地低声说道:“陛下,大事不好!有人要推翻大元朝的万里江山。”皇帝一听,下的毛骨悚然,哆哆嗦嗦地问道:“大国师,是何兆头?请明示!请明示!”
     “南去两千里,丹凤朝阳地。滔滔洪水后,反王妖气凝。若满一百日,此魔必降生。吾王早下手,杀死母腹中。”
     于是,凤阳县的乡镇村庄,四关八口都秘密安置满了杀人的刽子手,境内不少怀孕妇女暗暗做了屈死鬼。一时间冤魂遍地,阴风烈烈。
     话说,凤阳县境内有一位叫朱五四的灾民,田淹屋塌,家产荡然,一贫如洗。偏偏祸不单行,身怀六甲的妻子又感染了瘟疫,浑身生疮,满头瘌痢。无奈之下,朱五四便寻了一辆破烂的独轮车,推了妻子、行李一路逃荒讨饭而去。
     这一日,正当午时,烈日炎炎,酷热难当,行单影孤的朱五四推着奄奄一息的妻子,步履蹒跚的来到关下。守关的官兵多数已到营房吃饭息晌去了,只留下三个小兵在这儿盯着。一看有人来了,为首的兵丁便迎了过去,把手一摆,神气十足的喝道:“停下,停下!朝廷正在缉拿一名怀小孩的女犯,上头有令,所有怀孕妇女一律收押审讯,不得放行。”朱五四一听,脑袋顿时大了三圈儿,结结巴巴不知说些什么才好,一个劲的作揖讨饶。
      为首的那个兵丁凑过来一看,一股恶臭立马窜上了脑门,只见独轮车上坐着一位蓬头垢面,衣衫褴褛,满头瘌痢疮,浑身痈疽疱,从头到脚体无完肤的大肚子婆娘。小兵头捂着鼻子慌忙躲到了一边,冲着两名手下使个眼色,意思是拖到一边杀了。两个小兵近前一看,只见车上人浑身上下脓疮肿疱,恶气扑鼻,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肯下手,都怕污了自己新发的腰刀。兵头一看便大声嚷道:“傻愣着干吗!动手啊!”两个手下冲他苦笑一声无奈的说:“还是大哥您来吧,我俩实在没法下手。”小兵头骂道:“饭桶,一对废物。”手提腰刀走了过来,上下一打量,干皱眉下不了手。两个小兵一见,急忙凑到他的耳边如此这般嘀咕一番,兵头听了,把鼻子一哼,点头说道:“也是,量它蛤蟆瓮里也飞不出条龙来,快快滚蛋!”朱五四一听,好生欢喜,赶忙推了小车,吱吱扭扭出了关门。
     俗话说:天无绝人之路。也该着朱五四的老婆命不当绝,夫妻俩行至一村庄,口干舌燥,饥饿难忍,有气无力,便停了下来。正好一郎中遇见,看这婆娘如此凄惨,心一软,便留他们夫妻暂住进了牛棚,并无偿为她供药治疗。内服外涂,精心调治,半个多月过去,朱五四老婆的病竟奇迹般的好了。老郎中的家境也不宽裕,多留不得,只好从箱子底找出几个铜钱,来打发他们上路。夫妻俩哪里肯收,千恩万谢,心中说不出的感激高兴而去。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完-
 守护古寺二十载

 彩塑为伴寺为家

守寺者

民间传说:法兴寺与朱元璋
     二十七年前,初来法兴寺时,搬迁工程尚未结束。那时不像现在每日客来客往,游人、香客不断。朝夕相处者是一群或远或近来自四乡八村的建筑工人。那个时候没有电视,更没有手机,唯一的“文化活动”——就是饭点或睡前讲几个“段子”,有“荤”有“素”。听他们讲,也讲给他们听。不过,我这里荤段子很少,即使有也是从前一批工人哪里听来,再贩卖给后来的一批工人而已。更多的时候,我的故事是来自《故事会》等一些书摊刊物或者蒲松龄老先生的《聊斋志异》。《法兴寺与朱元璋的故事》就是那个时候陆陆续续的从工人师傅们那里听来的。
     后来,搬迁工程逐步接近尾声,为了给将来的对外开放做准备,当时的主管部门领导希望我搜集整理一些资料。于是就有了后来的那本小书《法兴寺》,尽管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文字都是我一点一点抠出来的,但因为大家都懂的原因,最后还是以集体的名义出版了。为了尽可能地使这本小书能丰满一些,我将《法兴寺与朱元璋的故事》也放在了这本小书里。
    尽管这些故事仅仅只是传说,但却是法兴寺周围乡村共同的民间记忆。父老乡亲借助这故事表达着对人情冷暖的感知,对大千世界的解读。
     之所以要旧事重提,是缘于近日法兴寺前崔庄村的墙绘。
     半个月前,村长张仁宏与村官王磊找到我说,打算在法兴寺前路两侧的墙面上绘制一套与法兴寺相关的壁画。希望我能推荐一位墙绘高手,我当即推荐了好友画家连红武先生。
     红武兄与我同庚,率性而倔强,是一位极富才情同时又肯下笨功夫的画家。因耻于迎合时势,而长期隐没于乡野。每每临墙一站,得失俱忘,信手挥洒间,壁上人物便已百态杂陈,鲜活生动起来。
     为给红武兄的墙绘《法兴寺与朱元璋的故事》提供素材,我找出了18年前出版的那本小书《法兴寺》,将书中《法兴寺与朱元璋的传说》部分复印了一份给红武兄,数日后,得暇下山,观瞻寺前路两侧之墙面,已半壁生辉,白墙灿然。
     画成之后,细细观览。藏巧于拙,不事雕琢,黑白之间,意趣横生。只可惜,寺前村墙,其寿有限,或三五载,或一二年,必有变动,或重修,或拆建。画作也必将会随之归于无形。为不使英雄埋没于草莽间,同时也为后人留一段轶闻趣事,以为喝茶饮酒之谈资。
     故记录其事,留存其画于此,同时借机夹带一点私货,将18年前《法兴寺与朱元璋的传说》也一并收录于后。
           2020年11月1日记于法兴寺
1.
逃难——从凤阳到龙泉
     元朝末年,官场污浊,天灾人祸不断,民不聊生。相传,这一年安徽凤阳县遭到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洪灾过后,瘟疫横行,死伤无数,幸存者纷纷携家带口,背井离乡逃荒而去。谁知屋漏偏遭连阴雨,船破又遇顶头风。恰恰就在这卡脖子的关键时刻,一位领了皇帝密旨的钦差大臣,以赈济灾民为由,秘密制造了一起灭绝人性的惨案——杀光境内所有的怀孕妇女。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小孩儿没娘,说来话长。
      据说,有一日元朝皇帝午睡时做了一个十分荒诞可怕的噩梦,梦醒之后,浑身冷汗,心惊肉跳,急忙命人秘密召来大国师破解圆梦。大国师设坛作法,上传下跳,故弄玄虚地折腾了一番。然后突然将头一缩,浑身颤抖不止,神秘兮兮地低声说道:“陛下,大事不好!有人要推翻大元朝的万里江山。”皇帝一听,下的毛骨悚然,哆哆嗦嗦地问道:“大国师,是何兆头?请明示!请明示!”
     “南去两千里,丹凤朝阳地。滔滔洪水后,反王妖气凝。若满一百日,此魔必降生。吾王早下手,杀死母腹中。”
     于是,凤阳县的乡镇村庄,四关八口都秘密安置满了杀人的刽子手,境内不少怀孕妇女暗暗做了屈死鬼。一时间冤魂遍地,阴风烈烈。
     话说,凤阳县境内有一位叫朱五四的灾民,田淹屋塌,家产荡然,一贫如洗。偏偏祸不单行,身怀六甲的妻子又感染了瘟疫,浑身生疮,满头瘌痢。无奈之下,朱五四便寻了一辆破烂的独轮车,推了妻子、行李一路逃荒讨饭而去。
     这一日,正当午时,烈日炎炎,酷热难当,行单影孤的朱五四推着奄奄一息的妻子,步履蹒跚的来到关下。守关的官兵多数已到营房吃饭息晌去了,只留下三个小兵在这儿盯着。一看有人来了,为首的兵丁便迎了过去,把手一摆,神气十足的喝道:“停下,停下!朝廷正在缉拿一名怀小孩的女犯,上头有令,所有怀孕妇女一律收押审讯,不得放行。”朱五四一听,脑袋顿时大了三圈儿,结结巴巴不知说些什么才好,一个劲的作揖讨饶。
      为首的那个兵丁凑过来一看,一股恶臭立马窜上了脑门,只见独轮车上坐着一位蓬头垢面,衣衫褴褛,满头瘌痢疮,浑身痈疽疱,从头到脚体无完肤的大肚子婆娘。小兵头捂着鼻子慌忙躲到了一边,冲着两名手下使个眼色,意思是拖到一边杀了。两个小兵近前一看,只见车上人浑身上下脓疮肿疱,恶气扑鼻,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肯下手,都怕污了自己新发的腰刀。兵头一看便大声嚷道:“傻愣着干吗!动手啊!”两个手下冲他苦笑一声无奈的说:“还是大哥您来吧,我俩实在没法下手。”小兵头骂道:“饭桶,一对废物。”手提腰刀走了过来,上下一打量,干皱眉下不了手。两个小兵一见,急忙凑到他的耳边如此这般嘀咕一番,兵头听了,把鼻子一哼,点头说道:“也是,量它蛤蟆瓮里也飞不出条龙来,快快滚蛋!”朱五四一听,好生欢喜,赶忙推了小车,吱吱扭扭出了关门。
     俗话说:天无绝人之路。也该着朱五四的老婆命不当绝,夫妻俩行至一村庄,口干舌燥,饥饿难忍,有气无力,便停了下来。正好一郎中遇见,看这婆娘如此凄惨,心一软,便留他们夫妻暂住进了牛棚,并无偿为她供药治疗。内服外涂,精心调治,半个多月过去,朱五四老婆的病竟奇迹般的好了。老郎中的家境也不宽裕,多留不得,只好从箱子底找出几个铜钱,来打发他们上路。夫妻俩哪里肯收,千恩万谢,心中说不出的感激高兴而去。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完-
 守护古寺二十载

 彩塑为伴寺为家

守寺者

民间传说:法兴寺与朱元璋
     二十七年前,初来法兴寺时,搬迁工程尚未结束。那时不像现在每日客来客往,游人、香客不断。朝夕相处者是一群或远或近来自四乡八村的建筑工人。那个时候没有电视,更没有手机,唯一的“文化活动”——就是饭点或睡前讲几个“段子”,有“荤”有“素”。听他们讲,也讲给他们听。不过,我这里荤段子很少,即使有也是从前一批工人哪里听来,再贩卖给后来的一批工人而已。更多的时候,我的故事是来自《故事会》等一些书摊刊物或者蒲松龄老先生的《聊斋志异》。《法兴寺与朱元璋的故事》就是那个时候陆陆续续的从工人师傅们那里听来的。
     后来,搬迁工程逐步接近尾声,为了给将来的对外开放做准备,当时的主管部门领导希望我搜集整理一些资料。于是就有了后来的那本小书《法兴寺》,尽管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文字都是我一点一点抠出来的,但因为大家都懂的原因,最后还是以集体的名义出版了。为了尽可能地使这本小书能丰满一些,我将《法兴寺与朱元璋的故事》也放在了这本小书里。
    尽管这些故事仅仅只是传说,但却是法兴寺周围乡村共同的民间记忆。父老乡亲借助这故事表达着对人情冷暖的感知,对大千世界的解读。
     之所以要旧事重提,是缘于近日法兴寺前崔庄村的墙绘。
     半个月前,村长张仁宏与村官王磊找到我说,打算在法兴寺前路两侧的墙面上绘制一套与法兴寺相关的壁画。希望我能推荐一位墙绘高手,我当即推荐了好友画家连红武先生。
     红武兄与我同庚,率性而倔强,是一位极富才情同时又肯下笨功夫的画家。因耻于迎合时势,而长期隐没于乡野。每每临墙一站,得失俱忘,信手挥洒间,壁上人物便已百态杂陈,鲜活生动起来。
     为给红武兄的墙绘《法兴寺与朱元璋的故事》提供素材,我找出了18年前出版的那本小书《法兴寺》,将书中《法兴寺与朱元璋的传说》部分复印了一份给红武兄,数日后,得暇下山,观瞻寺前路两侧之墙面,已半壁生辉,白墙灿然。
     画成之后,细细观览。藏巧于拙,不事雕琢,黑白之间,意趣横生。只可惜,寺前村墙,其寿有限,或三五载,或一二年,必有变动,或重修,或拆建。画作也必将会随之归于无形。为不使英雄埋没于草莽间,同时也为后人留一段轶闻趣事,以为喝茶饮酒之谈资。
     故记录其事,留存其画于此,同时借机夹带一点私货,将18年前《法兴寺与朱元璋的传说》也一并收录于后。
           2020年11月1日记于法兴寺
1.
逃难——从凤阳到龙泉
     元朝末年,官场污浊,天灾人祸不断,民不聊生。相传,这一年安徽凤阳县遭到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洪灾过后,瘟疫横行,死伤无数,幸存者纷纷携家带口,背井离乡逃荒而去。谁知屋漏偏遭连阴雨,船破又遇顶头风。恰恰就在这卡脖子的关键时刻,一位领了皇帝密旨的钦差大臣,以赈济灾民为由,秘密制造了一起灭绝人性的惨案——杀光境内所有的怀孕妇女。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小孩儿没娘,说来话长。
      据说,有一日元朝皇帝午睡时做了一个十分荒诞可怕的噩梦,梦醒之后,浑身冷汗,心惊肉跳,急忙命人秘密召来大国师破解圆梦。大国师设坛作法,上传下跳,故弄玄虚地折腾了一番。然后突然将头一缩,浑身颤抖不止,神秘兮兮地低声说道:“陛下,大事不好!有人要推翻大元朝的万里江山。”皇帝一听,下的毛骨悚然,哆哆嗦嗦地问道:“大国师,是何兆头?请明示!请明示!”
     “南去两千里,丹凤朝阳地。滔滔洪水后,反王妖气凝。若满一百日,此魔必降生。吾王早下手,杀死母腹中。”
     于是,凤阳县的乡镇村庄,四关八口都秘密安置满了杀人的刽子手,境内不少怀孕妇女暗暗做了屈死鬼。一时间冤魂遍地,阴风烈烈。
     话说,凤阳县境内有一位叫朱五四的灾民,田淹屋塌,家产荡然,一贫如洗。偏偏祸不单行,身怀六甲的妻子又感染了瘟疫,浑身生疮,满头瘌痢。无奈之下,朱五四便寻了一辆破烂的独轮车,推了妻子、行李一路逃荒讨饭而去。
     这一日,正当午时,烈日炎炎,酷热难当,行单影孤的朱五四推着奄奄一息的妻子,步履蹒跚的来到关下。守关的官兵多数已到营房吃饭息晌去了,只留下三个小兵在这儿盯着。一看有人来了,为首的兵丁便迎了过去,把手一摆,神气十足的喝道:“停下,停下!朝廷正在缉拿一名怀小孩的女犯,上头有令,所有怀孕妇女一律收押审讯,不得放行。”朱五四一听,脑袋顿时大了三圈儿,结结巴巴不知说些什么才好,一个劲的作揖讨饶。
      为首的那个兵丁凑过来一看,一股恶臭立马窜上了脑门,只见独轮车上坐着一位蓬头垢面,衣衫褴褛,满头瘌痢疮,浑身痈疽疱,从头到脚体无完肤的大肚子婆娘。小兵头捂着鼻子慌忙躲到了一边,冲着两名手下使个眼色,意思是拖到一边杀了。两个小兵近前一看,只见车上人浑身上下脓疮肿疱,恶气扑鼻,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肯下手,都怕污了自己新发的腰刀。兵头一看便大声嚷道:“傻愣着干吗!动手啊!”两个手下冲他苦笑一声无奈的说:“还是大哥您来吧,我俩实在没法下手。”小兵头骂道:“饭桶,一对废物。”手提腰刀走了过来,上下一打量,干皱眉下不了手。两个小兵一见,急忙凑到他的耳边如此这般嘀咕一番,兵头听了,把鼻子一哼,点头说道:“也是,量它蛤蟆瓮里也飞不出条龙来,快快滚蛋!”朱五四一听,好生欢喜,赶忙推了小车,吱吱扭扭出了关门。
     俗话说:天无绝人之路。也该着朱五四的老婆命不当绝,夫妻俩行至一村庄,口干舌燥,饥饿难忍,有气无力,便停了下来。正好一郎中遇见,看这婆娘如此凄惨,心一软,便留他们夫妻暂住进了牛棚,并无偿为她供药治疗。内服外涂,精心调治,半个多月过去,朱五四老婆的病竟奇迹般的好了。老郎中的家境也不宽裕,多留不得,只好从箱子底找出几个铜钱,来打发他们上路。夫妻俩哪里肯收,千恩万谢,心中说不出的感激高兴而去。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完-
 守护古寺二十载

 彩塑为伴寺为家

守寺者

民间传说:法兴寺与朱元璋
     二十七年前,初来法兴寺时,搬迁工程尚未结束。那时不像现在每日客来客往,游人、香客不断。朝夕相处者是一群或远或近来自四乡八村的建筑工人。那个时候没有电视,更没有手机,唯一的“文化活动”——就是饭点或睡前讲几个“段子”,有“荤”有“素”。听他们讲,也讲给他们听。不过,我这里荤段子很少,即使有也是从前一批工人哪里听来,再贩卖给后来的一批工人而已。更多的时候,我的故事是来自《故事会》等一些书摊刊物或者蒲松龄老先生的《聊斋志异》。《法兴寺与朱元璋的故事》就是那个时候陆陆续续的从工人师傅们那里听来的。
     后来,搬迁工程逐步接近尾声,为了给将来的对外开放做准备,当时的主管部门领导希望我搜集整理一些资料。于是就有了后来的那本小书《法兴寺》,尽管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文字都是我一点一点抠出来的,但因为大家都懂的原因,最后还是以集体的名义出版了。为了尽可能地使这本小书能丰满一些,我将《法兴寺与朱元璋的故事》也放在了这本小书里。
    尽管这些故事仅仅只是传说,但却是法兴寺周围乡村共同的民间记忆。父老乡亲借助这故事表达着对人情冷暖的感知,对大千世界的解读。
     之所以要旧事重提,是缘于近日法兴寺前崔庄村的墙绘。
     半个月前,村长张仁宏与村官王磊找到我说,打算在法兴寺前路两侧的墙面上绘制一套与法兴寺相关的壁画。希望我能推荐一位墙绘高手,我当即推荐了好友画家连红武先生。
     红武兄与我同庚,率性而倔强,是一位极富才情同时又肯下笨功夫的画家。因耻于迎合时势,而长期隐没于乡野。每每临墙一站,得失俱忘,信手挥洒间,壁上人物便已百态杂陈,鲜活生动起来。
     为给红武兄的墙绘《法兴寺与朱元璋的故事》提供素材,我找出了18年前出版的那本小书《法兴寺》,将书中《法兴寺与朱元璋的传说》部分复印了一份给红武兄,数日后,得暇下山,观瞻寺前路两侧之墙面,已半壁生辉,白墙灿然。
     画成之后,细细观览。藏巧于拙,不事雕琢,黑白之间,意趣横生。只可惜,寺前村墙,其寿有限,或三五载,或一二年,必有变动,或重修,或拆建。画作也必将会随之归于无形。为不使英雄埋没于草莽间,同时也为后人留一段轶闻趣事,以为喝茶饮酒之谈资。
     故记录其事,留存其画于此,同时借机夹带一点私货,将18年前《法兴寺与朱元璋的传说》也一并收录于后。
           2020年11月1日记于法兴寺
1.
逃难——从凤阳到龙泉
     元朝末年,官场污浊,天灾人祸不断,民不聊生。相传,这一年安徽凤阳县遭到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洪灾过后,瘟疫横行,死伤无数,幸存者纷纷携家带口,背井离乡逃荒而去。谁知屋漏偏遭连阴雨,船破又遇顶头风。恰恰就在这卡脖子的关键时刻,一位领了皇帝密旨的钦差大臣,以赈济灾民为由,秘密制造了一起灭绝人性的惨案——杀光境内所有的怀孕妇女。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小孩儿没娘,说来话长。
      据说,有一日元朝皇帝午睡时做了一个十分荒诞可怕的噩梦,梦醒之后,浑身冷汗,心惊肉跳,急忙命人秘密召来大国师破解圆梦。大国师设坛作法,上传下跳,故弄玄虚地折腾了一番。然后突然将头一缩,浑身颤抖不止,神秘兮兮地低声说道:“陛下,大事不好!有人要推翻大元朝的万里江山。”皇帝一听,下的毛骨悚然,哆哆嗦嗦地问道:“大国师,是何兆头?请明示!请明示!”
     “南去两千里,丹凤朝阳地。滔滔洪水后,反王妖气凝。若满一百日,此魔必降生。吾王早下手,杀死母腹中。”
     于是,凤阳县的乡镇村庄,四关八口都秘密安置满了杀人的刽子手,境内不少怀孕妇女暗暗做了屈死鬼。一时间冤魂遍地,阴风烈烈。
     话说,凤阳县境内有一位叫朱五四的灾民,田淹屋塌,家产荡然,一贫如洗。偏偏祸不单行,身怀六甲的妻子又感染了瘟疫,浑身生疮,满头瘌痢。无奈之下,朱五四便寻了一辆破烂的独轮车,推了妻子、行李一路逃荒讨饭而去。
     这一日,正当午时,烈日炎炎,酷热难当,行单影孤的朱五四推着奄奄一息的妻子,步履蹒跚的来到关下。守关的官兵多数已到营房吃饭息晌去了,只留下三个小兵在这儿盯着。一看有人来了,为首的兵丁便迎了过去,把手一摆,神气十足的喝道:“停下,停下!朝廷正在缉拿一名怀小孩的女犯,上头有令,所有怀孕妇女一律收押审讯,不得放行。”朱五四一听,脑袋顿时大了三圈儿,结结巴巴不知说些什么才好,一个劲的作揖讨饶。
      为首的那个兵丁凑过来一看,一股恶臭立马窜上了脑门,只见独轮车上坐着一位蓬头垢面,衣衫褴褛,满头瘌痢疮,浑身痈疽疱,从头到脚体无完肤的大肚子婆娘。小兵头捂着鼻子慌忙躲到了一边,冲着两名手下使个眼色,意思是拖到一边杀了。两个小兵近前一看,只见车上人浑身上下脓疮肿疱,恶气扑鼻,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肯下手,都怕污了自己新发的腰刀。兵头一看便大声嚷道:“傻愣着干吗!动手啊!”两个手下冲他苦笑一声无奈的说:“还是大哥您来吧,我俩实在没法下手。”小兵头骂道:“饭桶,一对废物。”手提腰刀走了过来,上下一打量,干皱眉下不了手。两个小兵一见,急忙凑到他的耳边如此这般嘀咕一番,兵头听了,把鼻子一哼,点头说道:“也是,量它蛤蟆瓮里也飞不出条龙来,快快滚蛋!”朱五四一听,好生欢喜,赶忙推了小车,吱吱扭扭出了关门。
     俗话说:天无绝人之路。也该着朱五四的老婆命不当绝,夫妻俩行至一村庄,口干舌燥,饥饿难忍,有气无力,便停了下来。正好一郎中遇见,看这婆娘如此凄惨,心一软,便留他们夫妻暂住进了牛棚,并无偿为她供药治疗。内服外涂,精心调治,半个多月过去,朱五四老婆的病竟奇迹般的好了。老郎中的家境也不宽裕,多留不得,只好从箱子底找出几个铜钱,来打发他们上路。夫妻俩哪里肯收,千恩万谢,心中说不出的感激高兴而去。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完-
 守护古寺二十载

 彩塑为伴寺为家

守寺者

朱元璋的故事相关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