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断断续续读完《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对曾国藩这个人历史人物有了较为立体的了解。虽然书籍不一定细致详实,通过这本书这个颇受争议的人物大致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
小时候看关于太平天国的书籍和影视剧,曾国藩完全身处反面角色。他杀了那么多太平天国的仁人志士,完全是一代奸雄的印象。看完这本《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彻底颠覆了我以往认识。
同一件事,站的角度不同,就有不同的认识和评价。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小时候看太平天国这段历史,更多出自一种狭义的心理,就像看《水浒传》一样。而现在看《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更多从一个人做事、做人以及人生的智慧来解读具体的人。
其实人不是神,都有自身的优缺点,而这本《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真实细致勾勒出这位权倾清王朝重臣,如何让清朝在飘摇动荡的特殊时期延续了30多年。如果把建立湘军当成经营一家公司。在用人、做事、合作各种复杂关系、复杂事件的处置中,以“拙诚”胜“至巧”,展示了曾国藩的人生智慧。
第一次对曾国藩认识发生变化,是因为吴军老师的《硅谷来信》。其中有一段说的是湘军收复南京后,在百废待兴之际,曾国藩居然下令恢复秦淮河灯船,在两岸兴建酒肆茶馆各类商铺,并把这件事情交给最得力的幕僚赵烈文来办。赵烈文不解,问起原因,曾国藩讲:世上真能像他们那样建立一番事业,谋得不世功名的人毕竟少数,大部分都是贩夫走卒,忙忙忙碌碌终其一生。能修缮一个地方,给这些人带来一些欢乐,不啻为一件善事。可见曾国藩是一位不乏烟火气息的亲民之官。
这本《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是作者张宏杰,通过曾国藩与幕僚、朋友、家人以及朝廷的书信和奏折中解读这位历史名人,还算客观真实。对这本书的喜欢,不是因为跌宕起伏的历史,不是因为文辞的优美,更不是出于对英雄人物的敬仰,而是喜欢张宏杰对于历史人物不偏不倚的真实还原。
曾国藩有一句名言:“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这就是曾国藩对人对事的态度,以“拙诚”为原则,而不是玩弄权术、欺上瞒下。足可见他经营湘军实出事业之心,就事论事,因人而异,“拙诚”为先、踏踏实实做事,本本分分做人。
最近看瑞.达利欧《原则》,瑞.达利欧谈到桥水之所以长时间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桥水的管理层保持极度透明、极度坦诚,极度公开的原则。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员工和上级,员工和公司之间才能相互信赖,相互依托,共同发展和成长。
曾国藩的第二个处世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一个人无论成长还是飞黄腾达,都不要忘记身边的人、手下的人。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都有自我改变和提高的天性,所以每每遇到好处和机会,除了自己获取,不要忘记同舟共济的人。人常说“独贵贵不如众贵贵”,一个领导人物,带好队伍的根本,不仅是让这支队伍成长起来,还要让每个人都能各安其事、建功立业。
曾国藩对自己的人生修炼,也是尽量的克制贪求之心和妒忌之心,所以他总结:“忮不去,满怀皆是荆棘;求不去,满腔日即卑污。”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自证预言”就是一个人如果经常唠叨那件事,那件事有可能变成真的。
就像演戏,演着演着就成真的了。积极向上的语言和心理,会促使人有更高级的追求,向上的路也会越走越宽;而抱怨嫉妒之心,就真的会让人活在一个不见天日的世界里,并且你遇见的人和事,可能就证明你是对的。
所以嫉妒如果不去除,心里就会长满荆棘。正如贵人会遇见更多的贵人,嫉妒的人也会遇见更多嫉妒之人。人都是惺惺相惜,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而一个人如果心生贪婪,就会忘乎所以,有时为了索取,就会不择手段,以身犯险,干出污秽的事情来。那跟随你的人,也终将会远离你。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小人爱财不择手段。
曾国藩多次谈及:“凡利之所在,当与人共分之;名之所在,当与人共享之。”他所倡导“功不独居,过不推诿。”就是告诫自己也告身边的人,有好处,学会分享;遇到过失,要学会担当。这也是曾国藩在建立湘军大破太平军,能够吸引天下贤才的主要原因。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主要讲他和几个幕僚之间发生的事情,以及他以伯乐的眼光发现和重用这些人才,最后这些人才都在与太平军的大战中,建立了不世之功。在和很多幕僚的相处和合作中,也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纷争,最后有些因为争功和曾国藩反目为仇,这也是曾国藩一生最大的无奈和遗恨。
虽然他以宽仁的胸怀,尽力容纳这些幕僚们,但还是无法改善他们之间的关系,左宗棠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投靠到曾国藩,却因为曾国藩占了“主角”的位置,阻碍他成为“今亮”,以主帅身份平定太平军,心中一直积怨难平。
第二位与曾国藩反目为仇的人要属林则徐的女婿沈葆桢,仗着岳父林则徐,一副视官位如敝屣、清高气傲的态度。沈葆桢被曾国藩提拔后,不计大恩 ,始终本着“大公”出发点,在曾国藩数次危难之际,釜底抽薪,完全不讲情面,不念提携之情,这也两人彻底决裂的主要原因。
第三位要属“布衣”之称的李元度,李元度科举之路不顺,最后凭一封书信,自称“罗江布衣”,愿持鞭镫以效驰驱“。因为看到李元度辞丰意雄、见解不凡,正当用人之际,被曾国藩收入门下。李元度在军事方面屡立奇功,也在战场上表现出过人的勇气,然而真到生死关头,李元度却被内心深处的懦弱俘虏了。他不悔过自新,却改换门厅,另投他处,这是曾国藩最不能容忍的。
虽然在当时,因为私心,因为愤慨,曾国藩进行绝地反击,对他的原来的部下,最终的仇人上奏过朝廷。但晚年的曾国藩,其实早已包容一切。就像他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次浩大是真正受用。”人的外表极其相似,其实心思和想法各不相同,你即使再睿智,再宽容,再豁达,也难得天下人之心。
所以别人的不好,既然没办法改变,就让它存在好了。做人谁没有私情?在许多战役中和用人的关键之际,曾国藩也暴露出自私贪功的一面。
人无完人玉无赤玉,每个人都有优缺点。无论是用人、交往、或者合作,最好是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既真诚相待,也要有所保留。毕竟你不是他,他也不是你,他心里怎么想,只有天知道。而曾国藩所倡导的“拙诚”,实在是一种最佳的处世之道。